赵嘏简介
- 阅读更多 关于 赵嘏简介
- 29 次浏览
赵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 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 会昌四年进士及第, 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诗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唐朝诗人有哪些,唐朝有哪些诗人?唐朝诗人大全频道为您收集更多更全唐朝诗人!”
赵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 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 会昌四年进士及第, 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诗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严武(726─765),唐代诗人。
字季鹰,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
初为太原府参军事,累迁殿中侍御史。
安史之乱时,跟随玄宗入蜀,擢谏议大夫。
肃宗上元二年(761),出任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
当时杜甫流落至成都,受到他的关照,二人交谊很深。
宝应元年(762)入朝。
广德二年(764),再任成都尹,任职期间,曾率兵击退吐蕃贵族军队的侵犯,收复当狗城、盐川城等地,以功封郑国公。
但为官专横,征敛无度,生活奢靡,死时年仅四十岁。
擅作诗,杜甫称其诗「诗清立意新」,并赞其为「出群」之才。
《全唐诗》录存其诗六首。
张志和(730年(庚午年)~810年?),字子同,初名龟龄,汉族,婺州(今浙江金华)人,自号“烟波钓徒”,又号“玄真子”。
唐代著名道士、词人和诗人。
十六岁参加科举,以明经擢第,授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唐肃宗赐名为“志和”。
因事获罪贬南浦尉,不久赦还。
自此看破红尘,浪迹江湖,隐居祁门赤山镇。
其兄张鹤龄担心他遁世不归,在越州(今绍兴市)城东筑茅屋让他居住。
史载唐肃宗曾赐他奴婢各一人,张志和让他们结婚,取名渔童和樵青。
著有《玄真子》集。
黄升(生卒年不详)字叔旸,号玉林,又号花庵词客,建安(今属福建建瓯)人。
不事科举,性喜吟咏。
以诗受知于游九功,与魏庆之相酬唱。
著有《散花庵词》,编有《绝妙词选》二十卷,分上下两部份,上部为《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十卷;下部为《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十卷。
附词大小传及评语,为宋人词选之善本。
后人统称《花庵词选》。
高蟾,生卒年不详。
唐代文人,家贫、为人重气节,(约公元八八一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河朔间人。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中和初前后在世。
家贫,工诗,气势雄伟。
性倜傥,然尚气节,虽人与千金,非义勿取。
十年场屋,未得一第,自伤运蹇,有“颜色如花命如叶”句。
与郎中郑谷为友,酬赠称高先辈。
乾符三年,(公元八七六年)以高侍郎之力荐,始登进士。
乾宁中,(公元八九六年左右)官至御史中丞。
蟾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唐代诗人。
河朔(山西河北北部)人。
生卒年不详。
本为寒士,“性倜傥离群,稍尚气节。
人与千金无故,即身死亦不受。
”(《唐才子传》)累举不第,历时10年,曾怨而作诗道:“曾和秋雨驱愁入,却向春风领恨回。
”(《下第出春明门》)又曾题诗省墙间:“阳春发处无恨蒂,凭仗东风分外(一作‘次第’)吹”(《春》之一)。
唐僖宗乾符三年(876)中进士。
唐昭宗乾宁年间,官至御史中丞。
与郑谷、贯休友善,郑谷有《高蟾先辈以诗笔相示抒成寄酬》诗,贯休有《避地寄高蟾》诗。
令狐楚(766或768~837) ,唐代文学家。
汉族,字壳士。
宜州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先世居敦煌(今属甘肃)。
贞元七年 (791)登进士第。
宪宗时,擢职方员外郎,知制诰。
出为华州刺史,拜河阳怀节度使。
入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宪宗去世,为山陵使,因亲吏赃污事贬衡州刺史。
逝世于山南西道节度使镇上。
谥曰文。
孙处玄,唐时人,长安中征为左拾遗。
很擅长写作文章,尝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
神龙初,功臣桓彦范等用事,处玄遗彦范书,论时事得失,彦范最终没有采纳,于是去官还乡里。
以病卒。
唐朝贞观年间,作为西域回纥国外交使者,随机应变,成功出使唐朝,并留下“物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的千古名言。
唐朝贞观年间,西域回纥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纥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便派使者缅伯高带了一批珍奇异宝去拜见唐王。
在这批贡物中,最珍贵的要数一只罕见的珍禽——白天鹅。
缅伯高最担心的也是这只白天鹅,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向国王交待呢?所以,一路上,他亲自喂水喂食,一刻也不敢怠慢,这天,缅伯高来到沔阳河边,只见白天鹅伸长脖子,张着嘴巴,吃力地喘息着,缅伯高心中不忍,便打开笼子,把白天鹅带到水边让它喝了个痛快。
谁知白天鹅喝足了水,合颈一扇翅膀,“扑喇喇”一声飞上了天!缅伯高向前一扑,只捡到几根羽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眼睁睁看着它飞得无影无踪,一时间,缅伯高捧着几根雪白的鹅毛,直愣愣地发呆,脑子里来来回回地想着一个问题:“怎么办?进贡吗?拿什么去见唐太宗呢?回去吗?又怎敢去见回纥国王呢!”思前想后,缅伯高决定继续东行,他拿出一块洁白的绸子,小心翼翼地把鹅毛包好,又在绸子上题了一首诗:“天鹅贡唐朝,山重路更遥。
沔阳河失宝,回纥情难抛。
上奉唐天子,请罪缅伯高,物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缅伯高带着珠宝和鹅毛,披星戴月,不辞劳苦,不久就到了长安。
于濆(832-?)字子漪,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人。
咸通二年(861)登进士第,曾奔走于陕西、河南、江苏、浙江和北方边塞等地,一生郁郁不得其志,沉沦下僚,官终泗州判官。
与刘驾、曹邺等皆不满于当时诗坛拘守声律、轻浮华艳的绮靡诗风,曾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诗」。
其诗擅长五古,短小精悍,质朴刚健,边塞诗也写得深沉痛切,独具一格。
《全唐书》录其诗四十五首,编为一卷。
任华,唐代文学家。
生卒年不详,青州乐安(今山东省博兴县)人。
唐肃宗时任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等职,还曾任桂州刺史参佐。
任华性情耿介,狂放不羁,自称“野人”“逸人”,仕途不得志。
与高适友善,也有寄赠李白、杜甫的诗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