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家建国,北边雄盛,无如颉利

唐家建国,北边雄盛,无如颉利

诗句读音
无如颉利平仄:平 平 平 仄
拼音: wú rúxié lì
北边雄盛平仄:仄 平 平 平
拼音: běi|bèibiānxióng shèng
唐家建国平仄:平 平 仄 平
拼音: táng jiājiàn guó

唐家建国,北边雄盛,无如颉利释义

【无如】无奈。常与“何”配搭,表示无法对付或处置。《礼记·哀公问》:“寡人既闻此言也,无如后罪何!”汉牟融《理惑论》:“尧不能化丹朱,周公不能训管蔡,岂唐教之不著,周道之不备哉!然无如恶人何也。”唐刘长卿《谪官后却归过虎丘怅然有作》诗:“万事依然在,无如岁有何!”清李渔《闲情偶寄·颐养·却病》:“敌已深矣,恐怖何益?‘剪灭此而朝食’,谁不欲为?无如不可猝得。”郑观应《盛世危言·技艺》:“无如当轴诸公,安常习故,以艺学为末务,遂使良法美意,仍託空言。”郭沫若《后悔》:“假使写小说能够就和书记生写字一样,每天都能写得

【颉利】1.唐代东突厥可汗,姓阿史那氏,名咄苾。唐皇甫松《怨回纥歌》:“收兵頡利国,饮马胡芦河。”2.借指少数民族首领。宋杨万里《十山歌呈太守胡平一》之十:“早箇使君归鼎轴,为禽頡利繫单于。”明梁有誉《燕京感怀》诗:“拟擒頡利先开幕,欲拜嫖姚更筑坛。”漢

【北】〔古文〕《唐韻》博墨切《集韻》《韻會》必墨切《正韻》必勒切,綳入聲。《說文》乖也。从二人相背。《徐曰》乖者,相背違也。《史記·魯仲連傳》士無反北之心。《玉篇》方名。《史記·天官書》北方水,太隂之精,主冬,曰壬癸。《前漢·律歷志》太隂者北方。北,伏也。陽氣伏于下,于時爲冬。又《廣韻》奔也。《史記·管仲傳》吾三戰三北。又《集韻》補妹切《韻會》蒲妹切,音背。《集韻》違也。《正韻》分異也。《書·舜典》分北三苗。《註》分其頑梗,使背離也。

【边】〔古文〕《集韻》《韻會》《正韻》眠切,音編。《玉篇》畔也,邊境也。《禮·玉藻》其在邊邑。《註》邊邑,九州邊鄙之邑。《左傳·成十三年》蕩搖我邊疆。又《正韻》旁近也。《前漢·高帝紀》齊邊楚。又側也。《禮·檀弓》齊衰不以邊坐。《疏》喪服宜敬,起坐宜正,不可著齊衰而偏坐也。又邊璋,半文飾也。《周禮·冬官考工記》邊璋七寸。又姓。周大夫邊伯之後。南唐有邊鎬。《說文》作。漢典考證:〔《左傳·成十三年》搖蕩我邊疆。〕 謹照原文搖蕩改蕩搖。 考證:〔《左傳·成十三年》搖蕩我邊疆。〕 謹照原文搖蕩改蕩搖。

【雄盛】1.雄壮强盛。《晋书·石勒载记上》:“石将军英才儁拔,士马雄盛。”宋范仲淹《答窃议书》:“故兵力雄盛,武功盖世。”2.谓富庶兴盛。唐王勃《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邑居雄盛,人物殷全。”唐刘商《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诗:“当时雄盛如何比,千仞无根立平地。”宋范正敏《遯斋闲览·谐噱》:“一客论及天下地理,谓四坐曰:‘海内州郡何处最为雄盛?’”3.形容气势宏伟。宋王安石《和吴冲卿鸦树石屏》:“君诗雄盛付君手,云此非人乃天巧。”

【唐家】指唐朝。宋文天祥《平原》诗:“唐家再造李郭力,若论牵制公威灵。”

【建国】1.指天子封立诸侯王国。《左传·桓公二年》:“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杜预注:“立诸侯也。”《礼记·祭法》:“天下有王,分地建国,置都立邑。”郑玄注:“建国,封诸侯也。”2.指所封之国。《史记·苏秦列传》:“当今之时,山东之建国,莫彊於赵。”《汉书·高帝纪下》:“齐,古之建国也,今为郡县,其復以为诸侯。”3.建立国都。《周礼·天官·冢宰》:“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孙诒让正义:“案《大宰》注云:‘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居亦曰国。’此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