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那复有,衰涕泫沾襟
诗句 | 读音 |
---|---|
堂堂那复有 | 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韵脚:上四十四有 拼音: táng tángnà|nǎ|nèi|nāfùyǒu|yòu |
衰涕泫沾襟 | 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shuāi tì4zhān jīn |
堂堂那复有,衰涕泫沾襟释义
【堂堂】1.形容盛大。《晏子春秋·外篇上二》:“﹝齐景公﹞曰:‘寡人将去此堂堂国者而死乎!’”《文选·何晏<景福殿赋>》:“尔乃丰层覆之耽耽,建高基之堂堂。”张铣注:“堂堂,高敞貌。”元耶律楚材《和孟驾之韵》:“天兵一鼓下睢阳,旌旗整整阵堂堂。”郭沫若《访埃杂吟·金字塔》:“人狮惊岳岳,王庙忆堂堂。”2.形容容貌壮伟。《论语·子张》:“曾子曰:‘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何晏集解引郑玄曰:“言子张容仪盛而於仁道薄也。”《后汉书·伏湛传》:“湛容貌堂堂,国之光辉。”《红楼梦》第一回:“我堂堂鬚眉,诚不若彼裙釵。
【复】〔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房六切,音伏。《說文》往來也。《廣韻》返也。《書·舜典》如五器卒乃復。《傳》復,還也。《詩·小雅》言歸思復。又《韻會》答也。《書·說命》說復于王。又《韻會》白也。《禮·曲禮》願有復也。又《韻會》反命也。《周禮·天官》諸臣之復。《註》復,報也,反也。《疏》謂羣臣受王命,使臣行之訖,反報於王也。又招魂曰復。《禮·檀弓》復盡愛之道也。《註》復謂招魂,庶幾其精氣之反。又興復。《諸葛亮·出師表》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又姓。《正字通》元有復見心。又州名。《隋書·地理志》後周置復州
【有】〔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又《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又《繫辭》富有之謂大業。又《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又《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又《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又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又《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又《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
【衰涕】。金元好问《过三乡望女儿村追怀溪南诗老辛敬之》诗之二:“欲就溪南问遗事,不禁衰涕落烟霞。”汉
【泫】《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戸畎切,音鉉。《說文》湝流也。又露光也。《謝靈運詩》花上露猶泫。又露垂貌。《謝惠連詩》泫泫露盈條。又流涕貌。《禮·檀弓》孔子泫然流涕。又《集韻》《韻會》《正韻》胡涓切,音懸。困泫,水深廣貌。《郭璞·江賦》瀇滉困泫。又水名,屬上黨。《前漢·地理志》上黨郡有泫氏縣。《註》山海經,泫水所出者也。《後漢·萬修傳註》今澤州高平縣也。又《集韻》胡千切,音賢。義同。又熒絹切,音縣。泫湣,混合也。通作眩。
【沾襟】浸湿衣襟。多指伤心落泪。《庄子·应帝王》:“列子入,泣涕沾襟以告壶子。”唐白居易《慈乌夜啼》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明夏完淳《大哀赋》:“瞻山而陨涕,抚草木而沾襟。”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