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许双摩顶,随缘万劫生

倘许双摩顶,随缘万劫生

诗句读音
随缘万劫生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韵脚:下平十二庚
拼音: suí yuánwàn jiéshēng
倘许双摩顶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拼音: 3|2xǔ|hǔshuāngmó dǐng

倘许双摩顶,随缘万劫生释义

【随缘】1.佛教语。谓佛应众生之缘而施教化。缘,指身心对外界的感触。南朝宋宗炳《明佛论》:“然羣生之神,其极虽齐,而随缘迁流,成麤妙之识,而与本不灭矣。”唐戴叔伦《赠行脚僧》诗:“补衲随缘住,难违尘外踪。”2.顺应机缘;任其自然。《北齐书·陆法和传》:“法和所得奴婢,尽免之,曰:‘各随缘去。’”唐张籍《赠道士宜师》诗:“自到王城得几年,巴童蜀马共随缘。”《古今小说·单符郎全州佳偶》:“随缘快活,亦足了一生矣。”郭沫若《圣者》:“到处随缘是我家,一篇《秋水》一杯茶。”

【万劫】亦作“万刼”。佛经称世界从生成到毁灭的过程为一劫,万劫犹万世,形容时间极长。南朝梁沉约《内典序》:“俱处三界,独与神游,包括四天,卷舒万劫。”宋苏轼《书孙元忠所书<华严经>后》:“故佛説此等,真可畏怖,一念差失,万劫堕坏。”清孔尚任《桃花扇·入道》:“吸一滴之甘泉,津含万刼;吞盈掬之玉粒,腹果千春。”许地山《空山灵雨·<心有事>诗》:“你这样做,虽经万劫也不能遂愿。”2.种种灾难;许多灾难。元祖铭《宴坐峰》诗:“道人此宴坐,一念万劫融。”明李开先《十一煞·赠康对山》套曲:“千盘万折连云栈,万劫千灰枉死城,

【生】〔古文〕《唐韻》所庚切《集韻》《韻會》《正韻》師庚切,音甥。《說文》進也。《玉篇》起也。《莊子·外物篇》凡道不欲壅,壅則哽,哽而不止則跈,跈則衆害生。《註》生,起也。又《玉篇》產也。《博雅》人十月而生。《穀梁傳·莊二年》獨隂不生,獨陽不生,獨天不生,三合然後生。又出也。《易·觀卦》上九觀其生,君子無咎。《註》生,猶動出也。又養也。《周禮·天官·大宰》五曰生以馭其福。《註》生,猶養也。賢臣之老者,王有以養之。《左傳·哀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敎訓。又《韻會》死之對也。《孟子》生,亦我所欲也。《前漢·文帝紀》

【倘】《集韻》齒兩切《正韻》昌兩切,音敞。忽止貌。又《集韻》他朗切,湯上聲。義同。又同儻。《莊子·在宥篇》雲將見之,倘然止。

【双】《韻會》雙,俗作双,非。(雙)《唐韻》所江切《集韻》《韻會》疎江切,音。《說文》隹二枚也。从雔,又持之。《後漢·王喬傳》有雙鳧,從東南飛來。又《玉篇》兩也。《儀禮·聘禮》凡獻執一雙。又《玉篇》偶也。《詩·齊風》冠綏雙止。《箋》五人爲奇,而襄公往從而雙之。又獸名。《山海經》南海之外,赤水之西,流沙之東,有三靑獸相幷,名雙雙。《註》郭璞曰:言體合爲一也。公羊傳所云雙雙而俱至者,蓋謂此也。吳任臣云:獸經曰:文文善呼,雙雙善行。駢志云:雙雙合體,蛩蛩假足。麟書曰:雙雙俱來,孟極是覆。又鳥名。《公羊傳·宣五年》其諸

【摩顶】放踵”。2.《法华经》谓释迦牟尼佛以大法付嘱大菩萨时,用右手摩其顶。后为佛教授戒传法时的仪轨。《法华经·嘱累品》:“释迦牟尼佛从法座起,现大神力,以右手摩无量菩萨摩訶萨顶,而作是言:‘我於无量百千万亿阿僧祇劫,作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嘱汝等。’”唐张南史《秋夜闻雁寄南十五兼呈空和尚》诗:“禪师几度曾摩顶,高士何年更发心。”《西游记》第四十回:“感蒙观世音菩萨劝化,与我们摩顶受戒,改换法名,皈依佛果。”3.指受戒出家。清李渔《怜香伴·香咏》:“贫尼少时也学拈毫,自摩顶以来,十年不作綺语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