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潭诗书府,鱼鱼礼法度
潭潭诗书府,鱼鱼礼法度释义
【鱼】〔古文〕《唐韻》語居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居切,御平聲。《說文》本作,水蟲也。象形,與燕尾相似。《註》徐鍇曰:下火象尾而已,非水火之火。《韻會》隷省作魚。《易·中孚》豚魚吉。《註》魚者,蟲之隱者也。《儀禮·有司徹》魚。《註》魚無足翼。《史記·周本紀》白魚躍入王舟中。《註》馬融曰:魚者介鱗之物,兵象也。又蠹魚,亦名衣魚,本草生,久藏衣帛及書紙中。又《詩·小雅》象弭魚服。《傳》魚服,魚皮。《陸璣疏》魚服,魚獸之皮也。似猪,東海有之。一名魚貍,其皮背上斑文,腹下純靑,今以爲弓鞬步叉者也。又《唐書·車服志》
【礼】《集韻》禮古作礼。註詳十三畫。(禮)〔古文〕礼《廣韻》盧啓切《集韻》《韻會》里弟切《正韻》良以切,音蠡。《說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釋名》禮,體也。得其事體也。《韻會》孟子言禮之實節文斯二者,蓋因人心之仁義而爲之品秩,使各得其敘之謂禮。又姓。《左傳》衞大夫禮孔。 《徐鉉曰》五禮莫重於祭,故从示。豊者,其器也。
【法度】1.法令制度。《书·大禹谟》:“儆戒无虞,罔失法度。”汉贾谊《<过秦论>上》:“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一》:“仁宗皇帝守成,皆遵先朝法度。”《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南唐法度,凡官府破耗军粮至三百石者,即行处斩。”茅盾《宿莽·大泽乡》:“始皇帝宾天后,法度就乱了。”2.特指度量衡制度。《论语·尧曰》:“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汉书·律历志上》:“审法度。”颜师古注:“法度,丈尺也。”《秦併六国平话》卷下:“﹝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徙天下豪杰於咸阳
【潭潭】1.深广貌。《韩诗外传》卷一:“吾北鄙之人也,将南之楚。逢天之暑,思心潭潭。”唐唐彦谦《拜越公墓因游定水寺有怀源老》诗:“越公已作飞仙去,犹得潭潭好墓田。”明无名氏《鸣凤记·陆姑救易》:“鸞笺宠召自天来,黄扉紫阁,潭潭如海。”苏曼殊《与刘三书》:“别后思心潭潭,书来良以为慰。”2.象声词。多用于鼓声。宋欧阳修《黄牛峡祠》诗:“潭潭村鼓隔溪闻,楚巫歌舞送迎神。”宋欧阳修《初至虎牙滩见江山类龙门》诗:“晓鼓潭潭客梦惊,虎牙滩上作船行。”
【诗书】1.《诗经》和《尚书》。《左传·僖公二十七年》:“《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2.泛指书籍。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那潘华自恃家富,不习诗书,不务生理,专一闝赌为事。”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二节:“松赞干布爱好汉文化,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入太学学习诗书。”3.诗作和书法。《宋书·谢灵运传》:“灵运诗书皆兼独絶,每文竟,手自写之,文帝称为二宝。”4.诗作和书信。唐白居易《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
【府】《唐韻》方矩切《集韻》《韻會》匪父切,音甫。《說文》文書藏也。《周禮·天官》府六人。《註》治藏,史掌書者。《又》宰夫八職,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註》治藏,藏文書,若今起文書草也。又《玉篇》府,聚也。藏,貨也。《書·大禹謨》六府三事允治,萬世永賴。《疏》水火木金土五材,兼以穀爲六府。《禮·曲禮》在府言府,在庫言庫。《註》府謂寶藏財賄之處也。又掌財幣之官皆曰府。《周禮·天官》大府,玉府,內府,外府。又《地官》泉府。又《春官》天府。《前漢·食貨志》太公爲周立九府圜法。《註》皆掌財幣之官,故云九府。又《百官公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