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谐尽是经邦术,头角由来出世姿

谈谐尽是经邦术,头角由来出世姿

诗句读音
谈谐尽是经邦术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韵脚:入六術
拼音: tán xiéjìn|jǐnshìjīngbāng4|2|2
头角由来出世姿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上平六脂
拼音: tóu jiǎoyóu láichū shì1

谈谐尽是经邦术,头角由来出世姿释义

【谈谐】说笑。晋陶潜《乞食》诗:“谈谐终日夕,觴至輒倾杯。”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一折:“我那孩儿生的十分聪明智慧,谈谐歌舞,搊筝拨阮,品竹分茶,无般不晓,无般不会。”朱祖谋《<半塘定稿>序》:“一艺成,赏奇攻瑕,不隐不阿,谈谐閒作,心神洒然。”

【尽】《正字通》俗盡字,詳皿部盡字註。(盡)《唐韻》《正韻》慈忍切《集韻》《韻會》在忍切,秦上聲。《說文》器中空也。《小爾雅》止也。《玉篇》終也。《廣韻》竭也。《集韻》悉也。《易·繫辭》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左傳·哀元年》去惡莫如盡。《穀梁傳·定十年》孔子歷階而上,不盡一等。《禮·曲禮》君子不盡人之歡。《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史記·禮書》明者,禮之盡也。《荀子·正名篇》欲雖不可盡,可以近盡也。《註》適可而止也。又《韓鄂歲華紀麗》大酺小盡。《註》月三十日爲大盡,二十九日爲小盡。又姓。見《萬姓統譜》。又《

【是】〔古文〕《唐韻》承紙切《集韻》《韻會》上紙切,音姼。《說文》作昰。直也。从日正。《釋名》是,嗜也,人嗜樂之也。《玉篇》是,是非也。《禮·曲禮》夫禮者,所以定親疎、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又《博雅》是,此也。《易·乾卦》不見是而無悶。《又》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又姓。《姓氏急就篇》是氏,吳有是儀,唐有是光。又《集韻》田黎切,音題。《公羊傳·僖十六年》是月者何,僅逮是月也。《註》是,月邊也。魯人語也。《釋文》是,如字。一音徒兮反。又與氏通。《前漢·地理志》氏爲莊公。《註》氏,與是同。古通用。又《韻補》叶市之切。

【经】〔古文〕坕《唐韻》《廣韻》古靈切《集韻》《韻會》《正韻》堅靈切,音涇。《說文》織也。《玉篇》經緯,以成繒帛也。《易·屯卦》君子以經綸。《疏》經,謂經緯。又《易·頤卦》拂經於丘。《註》經猶義也。又《書·酒誥》經德秉哲。《傳》能常德持智。《左傳·昭二十五年》夫禮,天之經也。《註》經者,道之常。又《詩·大雅》經之營之。《傳》經,度之也。又《周禮·天官·冢宰》體國經野。《註》經,謂爲之里。《疏》南北之道謂之經,東西之道謂之緯。又《周禮·天官·大宰》以經邦國。《註》經,法也。王謂之禮經常所秉以治天下者也。又《禮·月

【邦】〔古文〕邫《唐韻》博江切《集韻》《韻會》悲江切,音梆。《說文》國也。《周禮·天官》大宰掌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國。《註》大曰邦,小曰國。又《釋名》邦,封也。封有功于是也。《書·蔡仲之命》乃命諸王邦之蔡。又姓。《正字通》明有邦嚴。又叶卜工切,音崩。《詩·小雅》以畜萬邦,叶上訩。《又》保其家邦。叶上同。又《大雅》御于家邦。叶上恫,凡《詩》《易》邦字同此音。

【术】《唐韻》《集韻》《韻會》食律切,音秫。《廣韻》技術也。《人物志》思通造化,策謀奇妙,是爲術家。又心術。《漢書註》師古曰:述,道徑也,心之所由也。《禮·樂記》心術形焉。又道也。《晏子·雜下篇》言有文章,術有條理。又業也。《禮·儒行》營道同術。又《說文》邑中道也。《管子·度地篇》百家爲里,里十爲術,術十爲州。《左思·蜀都賦》亦有甲第,當衢向術。又《博雅》迹也。又與述通。《禮·祭義》結諸心,形諸色,而術省之。《註》術當爲述。又與沭通。《史記·建元以來侯者年表》術陽侯建德。《索隱曰》在下邳。又《集韻》徐醉切,音燧

【头角】1.犹头绪,端绪。《礼记·学记》“开而弗达”汉郑玄注:“开,为发头角。”孔颖达疏:“开,谓开发事端。但为学者开发大义头角而已,亦不事事使之通达也。”《三国志·吴志·韦曜传》:“又《吴书》虽已有头角,敍赞未述。”晋葛洪《抱朴子·勤求》:“然此等復不谓挺无所知也,皆復粗开头角,或妄沽名。”章裕昆《文学社武昌首义纪实》:“湖北革命日露头角,谭人凤衔孙中山命来鄂视察,籍策其成。”2.比喻青少年的气概或才华。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古今小说·杨八老越国奇逢》:“妻李氏,

【由来】自始以来;历来。《易·坤》:“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由来者渐矣。”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子敬病篤,道家上章应首过,问子敬:‘由来有何异同得失?’”唐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岂是池中物,由来席上珍。”《红楼梦》第一二○回:“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赵朴初《南京访梅园新村》诗:“几榻摩挲思战鬭,由来大业出艰难。”2.来由;原因。《宋书·武帝纪中》:“吾处怀期物,自有由来。”梁启超《二十世纪之巨灵--托辣斯》四:“而此现象,不先见於英,而先见於美,有由来也。”鲁迅《且介亭杂文二

【出世】;产生。晋王嘉《拾遗记·蓬莱山》:“有大螺,名躶步……明王出世,则浮于海际焉。”宋陈师道《谢寇十一惠端砚》诗:“诸天散花百神喜,知有圣人当出世。”《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张文贵传上》:“便是西施重出世,好如妲己再还魂。”巴金《关于<海的梦>》:“索非的第二个孩子快要出世,为了方便,他们全家搬到提篮桥开明书店附近去了。”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五:“旧制度要灭亡,新制度要出世了。”2.超脱人世。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养生》:“考之内教,纵使得仙,终当有死,不能出世。”宋苏轼《书黄鲁直李氏传后

【姿】《廣韻》卽夷切《集韻》《韻會》《正韻》津私切,音咨。《說文》態也。《唐書·太宗紀》太宗生四歲,有書生見之,曰:龍鳳之姿。《後魏·宋弁傳》聲姿淸亮。又《集韻》資四切,音恣。媚也。《韓愈詩》羲之俗書媿姿媚。 《歐陽氏曰》性姿,天姿,與資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