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藏馥郁保天真,珍重芳姿肯殢人

韬藏馥郁保天真,珍重芳姿肯殢人

诗句读音
韬藏馥郁保天真平仄:平 平 仄 仄 仄 平 平
拼音: tāo cángfù yùbǎotiān1
珍重芳姿肯殢人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上平十七眞
拼音: zhēn zhòngfāng zīkěntìrén

韬藏馥郁保天真,珍重芳姿肯殢人释义

【韬藏】;包藏。五代齐己《渚宫自勉》诗之一:“形容侵老病,山水忆韜藏。”宋欧阳修《<仲氏文集>序》:“而独韜藏抑鬱,久伏而不显者,盖其不苟屈以合世。”明沉鲸《双珠记·月下相逢》:“既承洞察,焉敢韜藏?”清戴名世《<刘退菴先生稿>序》:“而先生之韜藏自晦,其奇为世人所不识者,又岂特此而已也耶。”汉

【馥郁】1.形容香气浓厚。后蜀顾夐《渔歌子》词:“画帘垂,翠屏曲,满袖荷香馥郁。”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三:“近年方以榠樝花悬酒中,不惟馥郁可爱,又能使酒味辛冽。”殷夫《春天的祷词》诗:“让我周遭飞跃些活泼玲珑的小鸟,竞放些馥郁的万紫花儿吧!”2.指浓烈的香气。元陈樵《雨香亭》诗:“氛氲入几席,馥郁侵衣裳。”

【保】注解:〔古文〕《廣韻》《集韻》《韻會》補抱切《正韻》補道切,音寶。安也。《周禮•天官》以八統詔王馭萬民,五曰保庸。《註》保庸,安有功者。又恃也,守也。又《禮•月令》四鄙入保。《註》小城曰保。又都邑之城曰保。又任也。《周禮•地官•大司徒》令五家爲比,使之相保。《註》保猶任也。又全之也,佑也。《書•召誥》天迪格保。《註》格正夏命而保佑之。又《詩•小雅》天保定爾,亦孔之固。又《說文》養也。《增韻》抱也。《書•周官》立太師,太傅,太保。《禮•文王世子》入則有保,出則有師。《前漢•宣帝紀》嘗有阿保之功。《註》阿,倚

【天】〔古文〕兲《唐韻》《正韻》他前切《集韻》《韻會》他年切,腆平聲。《說文》顚也。至高在上,从一大也。《白虎通》鎭也,居高理下,爲物鎭也。《易·說卦》乾爲天。《禮·禮運》天秉陽,垂日星。荀子曰:天無實形,地之上至虛者皆天也。邵子曰:自然之外別無天。《程子遺書》天之蒼蒼,豈是天之形。視下亦復如是。《張子正蒙》天左旋,處其中者順之,少遲則反右矣。《朱子·語類》離騷有九天之說,諸家妄解云有九天。據某觀之,只是九重。蓋天運行有許多重數,裏面重數較軟,在外則漸硬,想到第九重成硬殻相似,那裏轉得愈緊矣。○按天形如卵白。細

【真】同眞。俗字。

【珍重】1.爱惜;珍爱。《楚辞·王逸<远游序>》:“是以君子珍重其志,而瑋其辞焉。”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一折:“量小生之词,有何才能,蒙小娘子如此珍重。”《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吾姊妹居此数十餘年,深蒙秋公珍重护惜。”郭沫若《苏联纪行·七月五日》:“我送过他一小条四川出产的竹丝帘,他说,他的夫人甚为珍重。”2.保重。常用于道别。南朝梁王僧孺《与何炯书》:“所以握手恋恋,离别珍重。”唐元稹《莺莺传》:“临纸呜咽,情不能申。千万珍重,珍重千万。”宋杨万里《送刘觉之皈蜀》诗:“相逢几日又相别,珍重两字不忍説。”

【芳姿】的姿容。唐元稹《感石榴》诗:“俗态能嫌旧,芳姿尚可嘉。”宋李清照《临江仙·梅》词:“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清李渔《闲情偶寄·种植·众卉》:“即其青之緑之,亦不同於有花之叶,另具一种芳姿,是知树木之美,不定在花。”汉

【肯】〔古文〕《正韻》苦等切,音懇。《爾雅·釋言》肯,可也。《詩·衞風》惠然肯來。《箋》可也。《前漢·高帝紀》高帝數讓,衆莫肯爲。又《集韻》可亥切,音愷。《字林》著骨肉也。《莊子·養生主》技經肯綮之未嘗。《註》著骨肉也。肯,著也。 《集韻》或作肎肻。又。

【殢】《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他計切,音替。《玉篇》極困也。又《玉篇》《集韻》大計切,音弟。義同。又《廣韻》呼計切,音。義同。 《集韻》與同。互見字註。

【人】〔古文〕《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音仁。《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又一人,君也。《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又予一人,天子自稱也。《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又二人,父母也。《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又左人,中人,翟國二邑。又官名。《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又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又蒲人,艾人,見《歲時記》。又姓。明人傑。又左人,聞人,俱複姓。又《韻補》叶如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