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 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原文的相关古诗
【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停云】 停云,思亲友也。樽湛新醪,园列初荣,愿言不从,叹息弥襟。霭霭停云,时雨濛濛。八表同昏,平路伊阻。静寄东轩,春醪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伫。
【闲情赋并序】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因并触类,广其辞义。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夫何瑰逸之令姿,独…
【和刘柴桑】 山泽久见招,胡事乃踌躇?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 。良辰入奇怀,挈杖还西庐。荒涂无归人,时时见废墟;茅茨已就治,新畴复应畲 。谷风转凄薄,春醪解饥劬;弱女虽非男,慰情良胜无。栖栖世中事,岁月共相疏;耕织称其用,过此莫所须 。去去…
【拟古】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
【乞食】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 。
【形赠神】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适见在世中,奄去靡归期。奚觉无一人,亲识岂相思!但馀平生物,举目情…
【杂诗】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饮酒】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拟古】 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 。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 。歌竟长叹息,持此感人多: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
【和郭主簿】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 。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 。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 。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 。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 。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 。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