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雷殷白昼,梅雪耿黄昏

涛雷殷白昼,梅雪耿黄昏

诗句读音
涛雷殷白昼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拼音: tāoléi yǐnbái zhòu
梅雪耿黄昏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méi xuěgěnghuáng hūn

涛雷殷白昼,梅雪耿黄昏释义

【涛】《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刀切,音陶。《說文》大波也。《郭璞·江賦》激逸勢以前驅,乃鼓怒而作濤。又《集韻》陳留切,音儔。義同。又是酉切,音受。與同。水名,在蜀。或作濤。又大到切,音導。與燾同。《說文》溥覆照也。又《韻補》叶陳如切,音除。《柳宗元詩》蒸蒸在家,其父世漁。飮酒不節,死於風濤。

【雷殷】隐隐然的雷声;雷声隐隐。语本《诗·召南·殷其靁》:“殷其靁,在南山之阳。”唐杜甫《江阁对雨怀裴端公》诗:“层阁凭雷殷,长空水面文。”仇兆鳌注:“言雷声隐隐也。”清赵文哲《南浦》词:“遥想此际兰闺,忆归期愁听,银塘雷殷。”

【白昼】。《鹖冠子·度万》:“光绪知无道,上乱天文,下灭地理,中絶人和,治渐终始,故听而无闻,视而无见,白昼而闇,有义而失謚。”《汉书·贾谊传》:“白昼大都之中剽吏而夺之金。”颜师古注:“白昼,昼日也。言白者,谓不阴晦也。”唐杜甫《夔州歌》之七:“长年三老长歌里,白昼摊钱高浪中。”《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此时皓月初升,光同白昼。”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三章:“一轮明月挂在天空,照得山沟如同白昼。”汉

【梅雪】1.梅与雪。唐李商隐《莫愁》诗:“雪中梅下谁与期?梅雪相兼一万枝。”宋欧阳修《蝶恋花》词:“腊雪初消梅蕊绽。梅雪相和,喜鹊穿花转。”2.指盛开的白色梅花。唐罗邺《南行》诗:“腊晴江煖鸊鵜飞,梅雪香黏越女衣。”宋苏轼《次韵周开祖长官见寄》:“醉看梅雪清香过,夜棹风船骇汗流。”王文诰辑注:“施注:‘苏子卿《梅花落词》:庭前一树梅,寒多未觉开。祗言花似雪,不悟有香来。’”明陈铎《醉花阴·冬怨》套曲:“梅雪清香总奇妙,惜花人自无聊,年年到恁时常病倒。”

【耿】〔古文〕熲《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幸切,音。《說文》耳著頰也。又《廣韻》耿介也。《馮衍·顯志賦》獨耿介而慕古兮。《徐敬業詩》少年負壯氣,耿介立衝冠。又《韻會》不安也。《詩·衞風》耿耿不寐。《傳》耿耿,猶儆儆也。錢氏曰:耿耿,小明,心有所存,不能忘之貌。又光也。《書·立政》以覲文王之耿光。又與炯通。《晉語》其光耿於民矣。《註》耿,猶炤也。又地名。《左傳·閔元年》滅耿,滅霍,滅魏。《註》平陽皮氏縣東南有耿鄕。《括地志》霍晉州霍邑縣,故耿城,今名耿倉城,在絳州龍門縣東南十二里,故耿國。又《山海經》耿山

【黄昏】天色尚未黑的时候。《楚辞·离骚》:“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唐李商隐《乐游原》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一日中,自昧爽至黄昏,摇筒者恒琅琅然。”冰心《寄小读者》七:“每日黄昏的游泛,舟轻如羽。”2.昏黄,光色较暗。宋林逋《山园小梅》诗之一:“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3.草名。王孙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王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