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林洞府渔人窥,别有天地均四时
诗句 | 读音 |
---|---|
桃林洞府渔人窥 |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平 平 拼音: táo líndòng fǔyú rénkuī |
别有天地均四时 | 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平 拼音: bié yǒu tiān dìjūnsìshí |
桃林洞府渔人窥,别有天地均四时释义
【桃林】古地区名。在今河南灵宝以西,陕西潼关以东地区。为周武王放牛处。《书·武成》:“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孔传:“山南曰阳,桃林在华山东,皆非常养牛马之地,欲使自生自死,示天下不復乘用。”《史记·留侯世家》:“放牛桃林之阴,以示不復输积。”唐刘禹锡《述旧贺迁寄陕虢孙常侍》诗:“关头古塞桃林静,城下长河竹箭迴。”清薛福成《晋执政诸卿考》:“晋用先軫诸臣,遏楚方张之言,而戢其问鼎之心,扼据殽函之险要,横塞秦衝,俾不得越桃林一步。”
【洞府】仙居住的地方。南朝梁沉约《善馆碑》:“或藏形洞府,或栖志灵岳。”宋苏轼《过木枥观》诗:“洞府烟霞远,人间爪髮枯。”老舍《四世同堂》四一:“假若仙人们只吃一点鲜果,而不动火食,仙人在地上的洞府应当是北平啊!”
【渔人】业的人。《管子·禁藏》:“渔人之入海……宿夜不出者,利在水也。”唐司空曙《下武昌江行望涔阳》诗:“渔人共留滞,水鸟自喧翔。”《水浒传》第一一三回:“四个渔人,都扶他至屋内请坐。”2.古掌渔之官。《淮南子·时则训》:“乃命渔人伐蛟,取鼉,登龟,取黿。”高诱注:“渔人,掌渔官。”
【别有天地】境界。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下》:“抑知厚地之下,别有天地也。”唐李白《山中问答》诗:“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郭沫若《南京印象》十一:“一上坡,又有别有天地。原来那上面已经辟成了公园。”
【四】〔古文〕《唐韻》《集韻》息利切,音泗。《說文》囗,四方也。八,別也。囗中八,象四分之形。又《玉篇》隂數次三也。《正韻》倍二爲四。《易·繫辭》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又》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又姓。《正字通》宋有四象,慶元閒知汀州府。又《正字通》今官司文移變四作肆,防詐譌易,非四之本義也。又《集韻》息七切,音悉。關中謂四數爲悉。○按《正字通》云平聲音司,引《樂譜》四五讀司烏,不知此特口變易,非四有司音也。《正字通》誤。
【时】〔古文〕旹《唐韻》《集韻》《韻會》市之切《正韻》辰之切,音蒔。《說文》四時也。《釋名》四時,四方各一時。時,期也,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至也。《書·堯典》敬授人時。《傳》敬記天時以授人也。《又》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禮·孔子閒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淮南子·天文訓》隂陽之專精爲四時。《又》三月而爲一時。又《韻會》辰也,十二時也。又《廣韻》是也。《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傳》時,是也。《詩·大雅》曰止曰時,築室于兹。《朱傳》可以止于是,而築室矣。又《博雅》伺也。《論語》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