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自少小,形影相差池

讨论自少小,形影相差池

诗句读音
形影相差池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 xíngyǐngxiāng|xiàngchā chí
讨论自少小平仄:仄 平 仄 仄 仄
拼音: tǎolùn|lúnzìshào xiǎo

讨论自少小,形影相差池释义

【影】《廣韻》《集韻》《正韻》於丙切《韻會》於景切,英上聲。《廣韻》形影。《集韻》物之隂影也。《書·大禹謨》惠迪吉,從逆凶,惟影響。《傳》若影之隨形,響之應聲。《列子·天道篇》形動不生形而生影。《顏氏家訓》《書·大禹謨》曰:惟影響。《周禮·地官·大司徒》土圭測影,《孟子》曰圖影失形,《莊子·齊物論》云罔兩問影,如此等尤當爲光景之景。凡隂景者,因光而生,故卽謂爲景。《淮南子·天文訓》呼爲景柱。《廣雅》晷柱,挂景。是也。至晉世《葛洪·字苑》始加彡爲影,音於景反。而世閒輒治《尚書》《周禮》《莊》《孟》从葛洪字,甚爲失

【相】《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音襄。《說文》省視也。又《廣韻》共也。《正韻》交相也。《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公羊傳·桓三年》胥命者何,相命也。《註》胥,相也。相與胥音別義通。又質也。《詩·大雅》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又相思,木名。《左思·吳都賦》相思之樹。《註》大樹也。東冶有之。又《唐韻》《正韻》息亮切,襄去聲。《爾雅·釋詁》視也。《左傳·隱十一年》相時而動。又《集韻》助也。《易·泰卦》輔相天地之宜。《書·立政》用勱相我國家。又《爾雅·釋詁》導也。又勴也。《註》謂贊勉。《疏》鄉飲酒云:

【差池】1.差错。唐韩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诗:“每旬遗书我,竟岁无差池。”《水浒传》第八回:“令爱嫁事小人,已至三载,不曾有半些儿差池。”鲁迅《华盖集·我的“籍”和“系”》:“如果论史,就赞几句孔明,骂一通秦桧,这些是非也早已论定,学述一回决没有什么差池。”2.意外。唐李端《古别离》诗之一:“与君桂阳别,令君岳阳待。后事忽差池,前期日空在。”郭沫若《屈原》第二幕:“万一有什么差池,责任是要落在你们的头上。”犹差劲,不行。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二六章:“韩培生笑说:‘老年人就是差池喀,生宝他爹也扯腿。’”犹参差。不

【讨】《唐韻》他皓切《集韻》《韻會》《正韻》土皓切,叨上聲。《說文》治也。从言从寸。《徐曰》寸,法也。奉辭伐罪,故从言。會意。《書·臯陶謨》天討有罪。《疏》討治有罪,使之絕惡。《左傳·宣十二年》其君無日不討國人而訓之。《註》討,治也。又《廣韻》誅也。《類篇》殺也。《正韻》訶也。又除也。《公羊傳·隱四年》其稱人何,討賊之辭也。《註》討者,除也。又《玉篇》去也。《禮·禮器》君子之于禮也,有順而討也。《疏》順序而稍去之也。又《類篇》求也。《韻》探也。《正韻》尋也。《論語》世叔討論之。《註》討,尋究也。《後漢·王充傳》

【论】《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盧昆切,音崘。《說文》議也。《廣韻》說也。《周禮·春官·大司樂·賈疏》直言曰論,答難曰語。論者,語中之別,與言不同。又《論語·序解正義》論者,綸也,輪也,理也,次也,撰也。以此書可經綸世務,故曰綸,圓轉無窮故曰輪,蘊含萬理故曰理,篇章有序故曰次,羣賢集定故曰撰。《文心雕龍》昔仲尼微言,門人追述,故仰其經目,稱爲論語,蓋羣論立名,始于兹矣。又《釋名》倫也,有倫理也。《玉篇》思理也。《詩·大雅》於論鼓鐘。《傳》思也。《鄭箋》論之言倫也。《朱傳》言得其倫理也。又《增韻》紬繹討論也

【自】〔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又《玉篇》率也。又《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又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又《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

【少小】1.年幼;年幼者。汉刘向《说苑·谈丛》:“仁慈少小,恭敬耆老。”《东观汉记·马援传》:“臣与公孙述同县,少小相善。”唐贺知章《回乡偶书》诗之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鬢毛衰。”陈毅《中岳庙》诗:“巍巍中岳庙,少小即知名。今日亲观览,荒凉满目陈。”2.指儿科。《新唐书·百官志三》:“﹝医博士﹞掌教授诸生以《本草》、《甲乙》、《脉经》,分而为业:一曰体疗,二曰疮肿,三曰少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