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日玉堂挥翰,赐金莲花烛

它日玉堂挥翰,赐金莲花烛

诗句读音
赐金莲花烛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拼音: 4jīn lián huāzhú
它日玉堂挥翰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仄
韵脚:上平二十五寒
拼音: tā rìyù táng1hàn

它日玉堂挥翰,赐金莲花烛释义

【赐】《唐韻》《集韻》《韻會》斯義切,思去聲。《說文》予也。《篇海》錫也。《禮·曲禮》三賜不及車馬。《註》三賜,三命也。《疏》受命卽受賜。又《玉藻》凡賜,君子與小人不同日。又《公羊傳·僖二年》虞郭之相救,非相爲賜。《註》賜,猶惠也。又《玉篇》賜,施也,空盡也。又姓。《玉海》齊大夫子賜之後。 《正字通》俗作,非。

【金莲花】1.金制的莲花。南朝宋鲍照《代陈思王京洛篇》:“绣桷金莲花,桂柱玉盘龙。”2.花名。荷花之一种。唐苏鹗《苏氏演义》卷下:“芙蓉,一名荷花,生池泽中……色有赤白红紫青黄。红白二色差多。花大者至百叶。又有金莲花、青莲花、碧莲花、千叶莲花、石莲花、双莲花、早莲花。”3.花名。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徐珂《清稗类钞·植物·金莲花》:“金莲花,草本,蔓生,直隶、山西等省有之,一名金芙蓉,又称旱地莲。茎卧地,出多枝,叶圆,有缺刻,似荷叶而小。夏季叶腋开花五瓣,瓣蕚皆深黄,瓣心有红点,色甚艳。至秋,花乾而不落。康熙时,

【烛】《集韻》持中切,音蟲。旱灼也。本作爞。或省。通作蟲。 《字彙》俗作燭字。非。(燭)《唐韻》之欲切《集韻》《韻會》朱欲切,音囑。《說文》庭燎火燭也。《廣韻》燈燭。《禮·曲禮》燭至起。《周禮·秋官·司烜氏》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燭。又《玉篇》照也。《前漢·武帝紀》日月所燭,莫不率。又《爾雅·釋天》四時和謂之玉燭。《註》道光照也。《梁書·文帝紀》太平玉燭,爾乃議之。又《楚辭·天問》日出不到燭龍何燿。又星名。《史記·天官書》燭星,狀如太白,其出也不行,見則滅,如星非星,如雲非雲,名曰歸邪。歸邪出,必有歸國者。漢元鳳四年

【它日】以后的某一天。唐无名氏《迷楼记》:“它日,倭民王义上奏。”明何景明《祭李默庵先生文》:“所自就立者,已弗若公所望见者也。即它日又有能自就立,公又安能知耶?”明王鏊《震泽长语·仙释》:“入其室,金玉斕然盈目。其人恣取以出,而不觉遗其引。它日,内库失金,守藏吏以闻。引有人姓名,曰必此人所盗也。”

【玉堂】1.玉饰的殿堂。亦为宫殿的美称。战国楚宋玉《风赋》:“然后倘佯中庭,北上玉堂,躋於罗帷,经於洞房,迺得为大王之风也。”《韩非子·守道》:“人主甘服於玉堂之中。”汉刘向《九叹·逢纷》:“芙蓉盖而菱华车兮,紫贝闕而玉堂。”晋孙绰《游天台山赋》:“朱阁玲瓏於林间,玉堂阴映於高隅。”2.汉宫殿名。《史记·孝武本纪》:“於是作建章宫……其南有玉堂、璧门、大鸟之属。”司马贞索隐引《汉武故事》:“玉堂基与未央前殿等,去地十二丈。”《东观汉记·孝冲皇帝纪》:“永嘉元年春正月,帝崩於玉堂前殿。”3.泛指宫殿。唐杜甫《进雕赋

【挥】〔古文〕《唐韻》許歸切《集韻》吁韋切,音輝。《說文》奮也。《廣韻》振也,動也,灑也。《爾雅·釋詁》竭也。《註》揮振,去水也。《禮·曲禮》飲玉爵者弗揮。《註》振去餘酒曰揮。《左傳·僖二十三年》懷嬴奉匜沃盥,旣而揮之。《註》揮,湔也。又散也,揮霍也。《易·乾·文言》六爻發揮,旁通情也。《疏》六爻發越揮散,旁通萬物之情也。又指揮也。《宋三朝政錄》乘快指揮一事誤失,史官必書。又《集韻》吁運切,音訓。亦奮也。又胡昆切,音魂。揮掄,全而不破也。又叶于倫切,音筠。《王桀詩》荆軻爲燕使,送者盈水濵。縞素易水上,涕泣不可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