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山堰原文
它山堰头足奇观,百万雷霆声不断。谁把并州快剪刀,平剪波澜成两段。四明山深水源远,众壑会谿长漫汗。滔天狂潦不少留,泻入长江势奔窜。贤哉唐家王长官,欲图永利输长算。想得惨澹经营时,下上山川应饱看。西偏千岭相属联,惟有兹山拥东岸。遂於此地筑横埭,截取众流心自断。斟酌利害不全取,高下参差仅强半。水大十分七入江,徐挹三分供溉灌。支流瀰瀰穿郡城,脉络贯通平且缓,旱时反此水亦足,坐使千年忘旱暵。无穷庙祀报元功,像设森严人敢玩。梅梁夭矫有冥助,大患于今尚能捍。前辈所作多神灵,日月真成赤心贯。后人小智或更易,费尽工夫随破散。河堙盍浚谋不集,堤断河倾流甚悍。富民缩手人受殃,仰望古人重与叹。老木号风波湛碧。画屏俯仰丹青焕。更须积雨看惊湍,濡足褰裳何足惮。去家不远时一游,短艇垂纶流可乱。八月傥有仙槎来,便欲乘之泝天汉。
它山堰原文的相关古诗
笙磬闻何处,凄锵宛在东。激扬音自彻,高下曲宜同。 历历俱盈耳,泠泠递散空。兽因繁奏舞,人感至和通。 讵间洪纤韵,能齐搏拊功。四悬今尽美,一听辨移风。
门径萧萧长绿苔,一回登此一徘徊。青牛谩说函关去, 白马亲从印土来。确实是非凭烈焰,要分真伪筑高台。 春风也解嫌狼藉,吹尽当年道教灰。
晓野方闲眺,横溪赏乱流。寒文趋浦急,圆折逐烟浮。 不谓飘疏雨,非关浴远鸥。观鱼鳞共细,间石影疑稠。 猎猎风泠夕,潺潺濑响秋。仙槎如共泛,天汉适淹留。
三十骅骝一烘尘,来时不锁杏园春。 杨花满地如飞雪,应有偷游曲水人。
天高爽气晶,驰景忽西倾。山列千重静,河流一带明。 想同金镜澈,宁让玉壶清。纤翳无由出,浮埃不复生。 荣纡分汉苑,表里见秦城。逸兴终难系,抽毫仰此情。
年久还求变,今来有所从。得名当是鲤,无点可成龙。 备历艰难遍,因期造化容。泥沙宁不阻,钓饵莫相逢。 击浪因成势,纤鳞莫继踪。若令摇尾去,雨露此时浓。
灵沼疑河汉,萧条见斗牛。烟生知岸近,水净觉天秋。 落月低前树,清辉满去舟。兴因孤屿起,心为白蘋留。 晓吹兼渔笛,闲云伴客愁。龙津如可上,长啸且乘流。
九皋霜气劲,翔隼下初晴。风动闲云卷,星驰白草平。 棱棱方厉疾,肃肃自纵横。掠地秋毫迥,投身逸翮轻。 高墉全失影,逐雀作飞声。薄暮寒郊外,悠悠万里情。
今主临前殿,惩奢爇异裘。忽看阳焰发,如睹吉光流。 丽彩辞宸扆,馀香在御楼。火随馀烬灭,气逐远烟浮。 素朴回风变,雕华逐志休。永垂恭俭德,千古揖皇猷。
河畔虽同色,南宫淑景先。微开曳履处,常对讲经前。 得地风尘隔,依林雨露偏。已逢霜候改,初寄日华妍。 影与丛兰杂,荣将众卉连。哲人如不薙,生意在芳年。
寒桂秋风动,萧萧自一枝。方将击林变,不假舞松移。散翠幽花落,摇青密叶离。哀猿惊助褭,花露滴争垂。遗韵连波聚,流音万木随。常闻小山里,逋客最先知。
宸翰符玄造,荣题国子门。笔锋回日月,字势动乾坤。 檐下云光绕,梁间鹊影翻。张英圣莫拟,索靖妙难言。 为著盘龙迹,能彰舞凤蹲。更随垂露像,常以沐皇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