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满眼非故旧,南北耿耿无音书
诗句 | 读音 |
---|---|
南北耿耿无音书 | 平仄:平 仄 仄 仄 平 平 平 拼音: nán|nāběi|bèigěng gěngwúyīnshū |
他乡满眼非故旧 |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仄 仄 拼音: tā xiāngmǎn yǎnfēigù jiù |
他乡满眼非故旧,南北耿耿无音书释义
【南】〔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那含切,音男。《說文》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徐曰》南方主化育,故曰主枝任也。《前漢·律歷志》太陽者,南方。南,任也。陽氣任養物,於時爲夏。《白虎通》八月之律,謂之南呂何。南者,任也。言陽氣尚有任生薺麥也。又樂名。《詩·小雅》以雅以南。《韻會》南亦雅樂名,猶九夏也,南夏皆文明之方,故名南。周南召南,亦樂名。又姓。《韻會》魯大夫南遺。《宋書·律志》班左並馳,董南齊轡。又雙南,金也。《范仲淹金在鎔賦》英華旣發,雙南之價彌高。鼓鑄未停,百鍊之功可待。又《翻譯名義》合掌作禮
【北】〔古文〕《唐韻》博墨切《集韻》《韻會》必墨切《正韻》必勒切,綳入聲。《說文》乖也。从二人相背。《徐曰》乖者,相背違也。《史記·魯仲連傳》士無反北之心。《玉篇》方名。《史記·天官書》北方水,太隂之精,主冬,曰壬癸。《前漢·律歷志》太隂者北方。北,伏也。陽氣伏于下,于時爲冬。又《廣韻》奔也。《史記·管仲傳》吾三戰三北。又《集韻》補妹切《韻會》蒲妹切,音背。《集韻》違也。《正韻》分異也。《書·舜典》分北三苗。《註》分其頑梗,使背離也。
【耿耿】不安,心事重重。《诗·邶风·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隐忧。”《楚辞·远游》:“夜耿耿而不寐兮,魂煢煢而至曙。”洪兴祖补注:“耿耿,不安也。”三国魏曹丕《乐府燕歌行》之二:“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户步东西。”唐李郢《秦处士移家富春发樟亭怀寄》诗:“离别几宵魂耿耿,相思一座髮星星。”清唐孙华《闻惠研谿明府讣》诗:“耿耿殁犹视,衔痛当何如?”冰心《寄小读者》十三:“我素不轻许愿,无端破了一回例,遗我以日夜耿耿的心。”2.诚信貌。汉刘向《九叹·惜贤》:“进雄鳩之耿耿兮,谗介介而蔽之。”清顾炎武《答次耕书》:“耿耿
【无】〔古文〕《唐韻》武夫切,音巫。《說文》,亡也。奇字,无通。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易·乾卦》无咎。《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又《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無)〔古文〕《唐韻》武扶切《廣韻》武夫切《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音巫。《說文》亡也。《玉篇》不有也。《書·舜典》剛而無虐,而無傲。又《益
【音】《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今切,音隂。《說文》聲也。生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宮商角徵羽,聲。絲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从言,含一。《書·舜典》八音克諧。《禮·樂記》變成方謂之音。《疏》方謂文章,聲旣變轉和合,次序成就文章謂之音。音則今之歌曲也。《周禮·春官·大師》以六律爲之音。《疏》以大師吹律爲聲,又使其人作聲而合之,聽人聲與律呂之聲合,謂之爲音。《詩序》情發於聲,聲成文,謂之音。《疏》此言聲成文謂之音,則聲與音別。樂記註:雜比曰音,單出曰聲。記又曰:審聲以知音,審音以知樂,則聲音樂三者不同,以聲
【他乡】异乡,家乡以外的地方。《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唐杜甫《江亭王阆州筵饯萧遂州》诗:“离亭非旧国,春色是他乡。”艾青《在世界的这一边》诗:“也不是他乡遇见了故知,许多人都从来不曾见面。”漢
【满眼】充满视野。晋陶潜《祭程氏妹文》:“寻念平昔,触事未远,书疏犹存,遗孤满眼。”唐杜甫《千秋节有感》诗之二:“桂江流向北,满眼送波涛。”清张养重《汀州道中》诗:“可怜满眼崎嶇路,惟有青猿伴客愁。”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母女两个从来没有去过上海,一下了北火车站,满眼尽是高楼大厦,几乎遮去了半个天。”2.犹言一心一意。《水浒传》第八一回:“宋江等满眼只望太尉来招安。若得恩相早晚於天子前题奏此事,则梁山泊十万之众,皆感大恩!”《警世通言·小夫人金钱赠年少》:“娘如今六十已上年纪,自从没了你爷,便满眼只看你
【非】《唐韻》甫微切《集韻》《韻會》匪微切,音飛。《說文》違也。从飛下翄,取其相背。《玉篇》不是也。《書·說命》無恥過作非。《易·繫辭》辨是與非。又《玉篇》下也。又《玉篇》隱也。又《增韻》訾也。《孝經·五章》非聖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又《玉篇》責也。《前漢·魏相傳》使當世責人非我。又山名。《山海經》非山之首,其上多金玉。又姓。《風俗通》非子,伯益之後。又《集韻》《韻會》《正韻》尾切,音斐。《集韻》本作誹。謗也。《前漢·食貨志》不入言而腹非。《史記·平準書》作腹誹。又《鼂錯傳》非謗不治。《註》非,讀曰誹。又《韻會
【故旧】旧交;旧友。《论语·泰伯》:“君子篤於亲,则民兴於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汉书·王莽传上》:“﹝公﹞清静乐道,温良下士,惠於故旧,篤於师友。”元王晔《桃花女》第二折:“我待亲去埋殯他,也见的我一点不忘故旧之意。”骆宾基《乡亲--康天刚》二:“现在他们望见雪车来了,都想能认识他是谁。是本村的呢,还是父亲的故旧?”2.陈旧,过去。许杰《<明日的文学>自序》:“但是深印在脑筋里的故旧的遗毒,还一时不能洗清。”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