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真不若自家真,推倒绳床何损益
诗句 | 读音 |
---|---|
他真不若自家真 | 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平 平 韵脚:上平十七眞 拼音: tā1bù ruòzì1|0|0 |
推倒绳床何损益 | 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tuī dǎoshéng chuánghé|hē|hèsǔnyì |
他真不若自家真,推倒绳床何损益释义
【他】《廣韻》託何切《正韻》湯何切,音拖。與佗它通。彼之稱也,此之別也。《左傳·莊二十二年》光遠而自他有耀者也。《詩·鄘風》之死矢靡他。又《小雅》人知其一,莫知其他。又《玉篇》誰也。又邪也。《揚子·法言》君子正而不他。又凡牛馬載物曰負他。又《集韻》唐佐切,同。亦畜負物也。又《司馬相如·上林賦》不被創刃,怖而死者,他他藉藉,塡坑滿谷。《註》他音〈口〉。言禽獸僵死交相積也。又《正字通》方言呼人曰他。讀若塔平聲。
【真】同眞。俗字。
【不若】1.不如;比不上。《墨子·亲士》:“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唐柳宗元《非国语上·不藉》:“夫福之求,不若行吾言之大德也;人之用,不若行吾言之和乐以死也。”《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今日事已分明,不若抽身回去。”清严有禧《漱华随笔·文三桥》:“先生视扇云:扇大佳,恐损坏,不若纱帽为凉快也。”2.不依顺;不顺遂。《书·高宗肜日》:“民有不若德,不听罪。”曾运乾正读:“若,顺也。”《楚辞·天问》:“何献蒸肉之膏,而启帝不若。”王逸注:“若,顺也。”3.犹言不祥或不祥的事物。指传说中的魑魅魍魉等害人之物。《左传
【自】〔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又《玉篇》率也。又《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又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又《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
【家】〔古文〕《唐韻》古牙切《集韻》《韻會》《正韻》居牙切,音加。《說文》家居也。《爾雅》戸牖之閒謂之扆。其內謂之家。《詩·周南》宜其室家。《註》家謂一門之內。又婦謂夫曰家。《孟子》女子生而願爲之有家。又一夫受田百畝,曰夫家。《周禮·地官》上地家七人,中地家六人,下地家五人。《註》有夫有婦,然後爲家。又大夫之邑曰家,仕於大夫者曰家臣。《左傳·襄二十九年》大夫皆富,政將在家。又天家,天子之稱。《蔡邕·獨斷》天子無外,以天下爲家。又居其地曰家。《史記·陸賈傳》以好畤田地,善往家焉。又著述家。《前漢·武帝紀》表章六經
【推倒】向前用力使物体倒下。唐白居易《有木》诗之七:“一旦树推倒,独立暂飘鷂。”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二》:“元和中,有老卒推倒平淮西碑,官司鍼其项,又以枷击守狱者。”《水浒传》第二回:“﹝众人﹞尽从殿内奔将山来,推倒攧翻无数。”鲁迅《准风月谈·爬和撞》:“聪明人就会推,把别人推开,推倒,踏在脚底下,踹着他们的肩膀和头顶,爬上去了。”2.压倒。《宋史·儒林传六·陈亮》:“推倒一世之智勇,开拓万古之心胸,自谓差有一日之长。”3.犹推翻。谓否定已有的说法、计划、决定等。如:一切诬蔑不实之词应予推倒。典
【绳床】见“绳牀”。一种可以折迭的轻便坐具。以板为之,并用绳穿织而成。又称“胡床”、“交床”。《晋书·艺术传·佛图澄》:“迺与弟子法首等数人至故泉上,坐绳牀,烧安息香,呪愿数百言。”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至於坐止,咸用绳牀。”宋王观国《学林·绳床》:“绳牀者,以绳贯穿为坐物,即俗谓之交椅之属是也。”清杜濬《为斯上人题》诗:“谁识山僧意,绳牀绘牡丹。”清黄宗羲《陈乾初墓志铭》:“晚得拘挛之疾,不下绳床者十五年。”漢
【何】《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又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又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又《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又《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又《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又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又姓。又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又《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
【损】〔古文〕扻《唐韻》《正韻》蘇本切《集韻》《韻會》鎖本切,孫上聲。《說文》減也。又卦名。《易·損卦》損下益上,其道大行。《疏》下自減損,以奉於上也。又傷也,貶也,失也。zdic.net漢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