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远,人道迩

天道远,人道迩

诗句读音
天道远平仄:平 仄 仄
拼音: tiān dàoyuǎn|yuàn
人道迩平仄:平 仄 仄
韵脚:上四紙
拼音: réndàoěr

天道远,人道迩释义

【天道】理,天意。《易·谦》:“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书·汤诰》:“天道福善祸淫,降灾於夏。”晋陶潜《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天道幽且远,鬼神茫昧然。”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三折:“直恁般歹做作,只除是没天道。”陈毅《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诗:“我不信天道,故不言天道之不公。”2.指自然界变化规律。《庄子·庚桑楚》:“夫春气发而百草生,正得秋而万寳成。夫春与秋,岂无得而然哉?天道已行矣。”郭象注:“皆得自然之道,故不为也。”汉桓宽《盐铁论·水旱》:“六岁一饥,十二岁一荒,天道然,殆非独有司之罪也。”唐孟郊《感

【远】〔古文〕《廣韻》雲阮切《集韻》《韻會》雨阮切,爰上聲。《說文》遼也。《廣韻》遙遠也。《正韻》指遠近定體也。又《廣韻》《集韻》《韻會》于願切《正韻》于怨切,爰去聲。《正韻》遠之也。遠近之遠上聲,如《詩》其人則遠之類。遠離之遠去聲,如《論語》敬鬼神而遠之之類是也。又叶于員切,音淵。《詩·小雅》爾之遠矣,民胥然矣。 俗作逺。

【人】〔古文〕《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音仁。《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又一人,君也。《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又予一人,天子自稱也。《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又二人,父母也。《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又左人,中人,翟國二邑。又官名。《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又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又蒲人,艾人,見《歲時記》。又姓。明人傑。又左人,聞人,俱複姓。又《韻補》叶如延

【道】〔古文〕衟《唐韻》徒皓切《集韻》《韻會》《正韻》杜皓切,陶上聲。《說文》所行道也。《爾雅·釋宮》一達謂之道路。《詩·小雅》周道如砥。《前漢·董仲舒傳》道者所由適于治之路也。又《廣韻》理也,衆妙皆道也,合三才萬物共由者也。《易·繫辭》一隂一陽之謂道。《又》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書·大禹謨》道心惟微。又順也。《書·禹貢》九河旣道。《註》順其道也。又國名。《左傳·僖五年》江黃道柏。《註》道國,在汝南安陽縣南。又《韻會》州名。漢屬零陵郡,唐營州,攺道州。又當道,草名。《博雅

【迩】同邇,俗省。(邇)〔古文〕《廣韻》兒氏切《集韻》《韻會》忍氏切《正韻》忍止切,音爾。《說文》近也。《書·舜典》柔遠能邇。《詩·周南》父母孔邇。《左傳·文十七年》以、蔡之密邇於楚。又通作爾。《詩·大雅》莫遠具爾。《註》爾,近也。《儀禮·燕禮》君南鄕爾卿,卿西面北上爾大夫。《註》揖而移之近之也。 《說文》別作,俗省作迩、。字从臸作。(邇)漢典考證:〔《左傳·文十七年》以陳蔡之密邇。〕 謹照原文邇下增於楚二字。考證:〔《左傳·文十七年》以陳蔡之密邇。〕 謹照原文邇下增於楚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