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感通,发祥颓祉
天地感通,发祥颓祉释义
【发祥】1.显现吉利的征象。《诗·商颂·长发》:“濬哲维商,长发其祥。”郑玄笺:“深知乎维商家之德也,久发见其禎祥矣。”汉班固《典引》:“发祥流庆,对越天地者,舄奕乎千载。”南朝齐王俭《褚渊碑文》:“辰精感运,昴灵发祥。”唐柳宗元《礼部贺嘉禾及芝草表》:“天惟发祥,地不爱寳,嘉禾擢质,灵草抽英。”明方孝孺《双桂轩铭》:“天兆厥昌,惟桂发祥。”2.谓帝王生长、创业。晋傅咸《桑树赋》:“惟皇晋之基命,爰於斯而发祥。”《南齐书·祥瑞志序》:“夫流火赤雀,实纪周祚,雕云素灵,发祥汉氏。”明刘若愚《明宫史·宫殿规制》:“此
【祉】《唐韻》《正韻》敕里切《集韻》《韻會》丑里切,音恥。《說文》福也。《徐曰》祉之言止也,福所止不移也。《易·泰卦》以祉元吉。《詩·小雅》旣受多祉。
【天地】指自然界或社会。《荀子·天论》:“星队木鸣,国人皆恐……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庄子·天地》:“天地虽大,其化均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唐柳宗元《封建论》:“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清吴伟业《避乱》诗之一:“归去已乱离,始忧天地小。”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我本来每天写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大约天地间写着这种日记的人们很不少。”2.犹天下。《文选·张衡<南都赋>》:“方今天地之睢剌,帝乱其政,豺虎肆虐,真人革命之秋也。”李善注
【感通】谓此有所感而通於彼。意即一方的行为感动对方,从而导致相应的反应。语本《易·繫辞上》:“《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王援古喻义备悉矣,何言精诚不足以感通哉?”《朱子语类》卷七二:“赵致道问感通之理。曰:‘感,是事来感我;通,是自家受他感处之意。’”《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九:“谢小娥立志报仇,梦寐感通,歷年乃得。”《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排外宜有别择》:“如谓委屈将顺,先意承旨,即可感通殊俗……而外人且愈养而愈骄,其蹴踏凌侮,乃无所不至。”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