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三分魏蜀吴,武侯倔起赞訏谟

天地三分魏蜀吴,武侯倔起赞訏谟

诗句读音
天地三分魏蜀吴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上平十一模
拼音: tiān dìsān fēnwèishǔ2
武侯倔起赞訏谟平仄:仄 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wǔ hòujuè qǐzànmó

天地三分魏蜀吴,武侯倔起赞訏谟释义

【天地】指自然界或社会。《荀子·天论》:“星队木鸣,国人皆恐……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庄子·天地》:“天地虽大,其化均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唐柳宗元《封建论》:“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清吴伟业《避乱》诗之一:“归去已乱离,始忧天地小。”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我本来每天写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大约天地间写着这种日记的人们很不少。”2.犹天下。《文选·张衡<南都赋>》:“方今天地之睢剌,帝乱其政,豺虎肆虐,真人革命之秋也。”李善注

【三分】1.谓一分为三。《左传·襄公十一年》:“三分公室,而各有其一。”《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今天下三分,益州罢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清唐孙华《涿州怀古》诗:“三分巴蜀功成后,魂魄犹应恋故都。”2.指三国史话。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京瓦伎艺》:“霍四究説《三分》,尹常卖《五代史》。”3.十分之三。元本高明《琵琶记·牛小姐盘夫》:“到如今,骨自道且説三分话,不肯全抛一片心。”茅盾《子夜》十七:“他们是不肯随便放过的,况又有三分酒遮了脸。”十份中的三份。《诗·召南·摽有梅》“其实七兮”唐孔颖达疏:“此梅虽

【魏】《廣韻》魚貴切《集韻》《韻會》虞貴切,音僞。《說文》本作巍。高也。从嵬委聲。《註》徐鉉曰:今人省山,以爲魏國之魏。《詩·魏風譜》魏者,虞舜夏禹所都之地也。在禹貢,冀州雷首之北析城之西,周以封同姓焉。又《周禮·天官·大宰》乃縣治象之法于象魏。《註》象魏,闕也。又姓。《廣韻》本自周武王母弟,受封于畢,至畢萬仕晉封魏城,後因氏焉。又《集韻》語韋切,音巍。《莊子·知北遊》魏魏乎其終則復始也。又《揚子·方言》魏,細也。自關而西,秦晉之閒,凡細而有容謂之魏。《註》魏魏,小成貌。又《集韻》《正韻》吾回切,音嵬。義同。漢

【吴】俗吳字。《吳志·薛綜傳》無口爲天,有口爲吴。《正字通》此借字形爲諧語,非吴字本義。《正韻》吳字註亦作吴,非。(吳)〔古文〕《唐韻》午胡切《集韻》《韻會》《正韻》訛胡切,音吾。國名。《史記·吳太伯世家》太伯之奔荆蠻,自號句吳。《註》宋衷曰:句吳,太伯始所居地名。《前漢·地理志》會稽郡秦置,高帝六年爲荆國,十二年,更名吳。 亦縣名。《前漢·地理志》會稽郡吳縣。又《說文》郡也。《後漢·郡國志》吳郡,順帝分會稽置。《韻會》吳郡、吳興、丹陽爲三吳。《正字通》水經以吳興、吳郡、會稽爲三吳。指掌圖以蘇、常、湖爲三吳,其

【武侯】葛亮死后谥为忠武侯,后世称之为武侯。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刘后授之无疑心,武侯处之无惧色。”唐李白《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诗:“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宋王安石《诸葛武侯》诗:“武侯当此时,龙卧独摧藏。”陈衍《元诗纪事·范五老》:“﹝范﹞每战必胜,尝有诗:‘……男儿未了功名债,羞听人间説武侯。’”

【倔起】然兴起。《史记·秦始皇本纪》:“躡足行伍之间,而倔起什佰之中。”汉班彪《王命论》:“未见运世无本,功德不纪,而得倔起在此位者也。”李善注:“《埤苍》曰:‘崛,特起也。’崛与倔同。”唐薛逢《题筹笔驿》诗:“天地三分魏蜀吴,武侯倔起赞訏謨。”《续资治通鉴·元明宗天历二年》:“平章达锡济素非勋旧,奴事都尔苏,倔起宿卫,輒为右丞,俄陞平章。”

【赞】《唐韻》《集韻》《韻會》則旰切,音讚。《說文》見也。从貝从兟。《註》徐鉉曰:兟,音詵,進也。執贄而進,有司贊相之。又《易·說卦》幽贊于神明。《註》贊,明也。《疏》贊者,佐而助成,而令微者得著,故訓爲明也。又《書·大禹謨》益贊于禹曰。《傳》贊,佐也。《儀禮·士冠禮》少退贊命。《家語》游夏不能贊一辭。又《書·臯陶謨》贊贊襄哉。《傳》亦贊奏上古行事而言之。《疏》進習上古行事,贊成其辭而言之也。又進也。《前漢·東方朔傳》朔自贊曰。《註》師古曰:贊,進也。又《廣韻》出也,助也。又姓。《呂氏春秋》相馬贊君。又叶則縣切

【谟】〔古文〕譕《唐韻》《正韻》莫胡切《集韻》《韻會》蒙晡切,音模。《說文》議謀也。《徐曰》慮一事畫一計爲謀,汎議將定其謀曰謨。《虞書》有《大禹謨》,《臯陶謨》。《傳》謨,謀也。大禹謀九功,臯陶謀九德。《詩·大雅》訏謨定命。《周禮·秋官·大行人》夏宗以天下之謨。又《爾雅·釋詁》僞也。《註》謀而不忠。又無也。《南唐書·黨與傳》越人謨信,未可速攻。《註》謨信,無信也。閩人語音。又《集韻》《韻會》莫故切,模去聲。《前漢·敘傳》漢之宗廟,叔孫是謨。革自孝元,諸儒變度。謨,音慕。又《集韻》《類篇》末各切,音莫。亦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