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侯玉磬何瑰奇,吴子见之俄朵颐
诗句 | 读音 |
---|---|
吴子见之俄朵颐 | 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仄 平 拼音: wú zǐjiàn|xiànzhīéduǒ yí |
田侯玉磬何瑰奇 |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平 平 拼音: hóu|hòuyù4hé|hē|hèguī qí |
田侯玉磬何瑰奇,吴子见之俄朵颐释义
【吴子】1.对战国卫人吴起的敬称。《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吴子曰:‘待公而食。’”《南史·陈伯之传》:“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吴子之泣西河,人之情也。”2.南北朝时北人对南人的蔑称。《南史·檀道济传》:“魏人闻之,皆曰:‘道济已死,吴子辈不足復惮。’”参见“傖父”。
【见】《唐韻》《廣韻》古甸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經電切,堅去聲。《說文》視也。从目从儿。《易·乾卦》飛龍在天,利見大人。《疏》德被天下,爲萬物所瞻覩。《書·立政》灼見三有俊心。《禮·王制》問百年者就見之。《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賔禮親邦國,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時見曰會,殷見曰同。《註》此六禮者,以諸侯見王爲義。《史記·五帝紀》舜擇吉月日,見四嶽、諸牧、班瑞。《前漢·東方朔傳》未得省見。《註》言不爲所拔識也。又《通鑑》漢武帝元光五年,張湯、趙禹定律令,務在深文,作見知法。詳矢部知字註
【之】〔古文〕《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氣,則無不之也。又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又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又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又變也。《
【俄】《唐韻》五何切《集韻》《韻會》《正韻》牛何切,音莪。《說文》頃也。《廣韻》頃速也。《關尹子·八籌篇》鳥獸俄旬旬,俄逃逃。又與峩同。傾貌。《詩·小雅》側弁之俄。《前漢·揚雄傳》鴻生鉅儒,俄軒冕,雜衣裳。又《世說新語》山濤曰:嵆叔夜傀俄若玉山之將頹。
【朵颐】“朶颐”。1.鼓腮嚼食。《易·颐》:“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唐柳宗元《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朵颐进芰实,擢手持蟹螯。”理由《高山与平原》:“娇嫩盘中珍,聊供朵颐快。”2.指突鼓的腮颊。唐贾岛《颂德上贾常侍》诗:“自顾此身无所立,恭谈祖德朶颐开。”宋黄庭坚《和曹子方杂言》:“朵颐论诗蝟毛张,龟藏六甲中有光。”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恍惚见一人注视壶碊,状若朶颐,心知鬼物,亦不恐怖。”3.喻向往,羡馋。唐陈子昂《唐故朝议大夫梓州长史杨府君碑》:“於是观宝龟之象,心灭朵颐;探金虎之爻,
【侯】漢典考證:〔《儀禮·鄕飮酒禮》天子熊侯白質。〕 謹照原書鄕飮酒禮改鄕射禮。〔《周禮·春官》肆師侯禳。《註》侯者,迎祥善。禳者,禳去妖祲。〕 謹照原文注改疏。祥善改善祥。妖祲改殃氣。 考證:〔《儀禮·鄕飮酒禮》天子熊侯白質。〕 謹照原書鄕飮酒禮改鄕射禮。〔《周禮·春官》肆師侯禳。《註》侯者,迎祥善。禳者,禳去妖祲。〕 謹照原文注改疏。祥善改善祥。妖祲改殃氣。
【玉】〔古文〕《唐韻》《正韻》魚欲切《集韻》《韻會》虞欲切,音獄。《說文》石之美者。玉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楊,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技,絜之方也。《五音集韻》烈火燒之不熱者,眞玉也。《易·鼎卦》鼎玉鉉。《疏》正義曰:玉者,堅剛而有潤者也。又《說卦》乾爲玉爲金。《疏》爲玉爲金,取其剛之淸明也。《詩·大雅》金玉其相。《禮·聘義》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隊,禮也。叩之其聲淸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瑕不掩瑜
【何】《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又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又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又《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又《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又《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又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又姓。又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又《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
【瑰奇】亦作“瓌奇”。1.美好特出;珍奇。《晋书·桓玄传》:“﹝玄﹞及长,形貌瓌奇,风神疏朗。”唐韩愈《郑群赠簟》诗:“蘄州笛竹天下知,郑君所宝尤瓌奇。”元杨弘道《题重刻离堆记后》:“公尝作《离堆记》,书而刻之石壁上。字径三寸,比他书尤瓌奇。”茅盾《三人行》:“大自然的瑰奇和神秘吸引了她的心灵。”2.指珍贵奇异之物。晋王嘉《拾遗记·洞庭山》:“至如《列子》所説,员嶠、岱舆,瑰奇是聚,先《坟》莫记。”明夏完淳《送客游闽》诗:“南海风清藏瑰奇,火齐木难珊瑚枝。”清曹寅《瑮亭诗》:“琅琅县圃英,亘野多瓌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