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诗句 | 读音 |
---|---|
斯须改变如苍狗 | 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sī xūgǎi biànrúcāng gǒu |
天上浮云如白衣 | 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平 平 拼音: tiān shàngfú yúnrúbái yī |
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释义
【斯须】;片刻。《礼记·祭义》:“礼乐不可斯须去身。”郑玄注:“斯须,犹须臾也。”唐杜甫《哀王孙》诗:“不敢长语临交衢,且为王孙立斯须。”明李唐宾《梧桐叶》第二折:“你与我起青苹一阵阵吹将去,到天涯只在斯须。”苏曼殊《焚剑记》:“女引至厅中;斯须,一老人出,鬚鬢皓白。”汉
【改变】,事物产生显著的差别。《孔子家语·弟子行》:“祈奚曰:‘每位改变,未知所止,是以不敢得知也。’”唐白居易《重到渭上旧居》诗:“人物日改变,举目悲所遇。”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二:“杜陵诗云:‘雨晴山不改,晴罢峡如新。’言或雨或晴,山之体本无改变。”茅盾《喜剧》:“经过了五年,这世界的一切当真并没有丝毫的改变么?”2.改换;更改。《全唐诗》卷八九九载《贺圣朝》词:“长安道上行客,依旧利深名切。改变容颜,消磨今古,陇头残月。”明黄元吉《流星马》第二折:“小生黄廷道,自离了京师,改变了衣服,随身带些乾粮。”巴
【苍狗】青狗,天狗。古代以为不祥之物。《史记·吕太后本纪》唐司马贞述赞:“诸吕用事,天下示私。大臣葅醢,支孼芟夷。祸盈斯验,苍狗为菑。”明屠隆《昙花记·严公冤对》:“昔彭生枉死,黑豕人啼,如意酖亡,苍狗昼现。”2.唐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后因以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元袁桷《送牟景阳信州监征》诗之一:“世事不知苍狗变,机心端与白鸥眠。”明陈汝元《金莲记·同梦》:“嗟浮生谁不朽,早教人梦里悲苍狗。”陈三立《过随园故址》诗:“况今世变幻苍狗,屡闻窃国如分瓜。”参见“白衣苍狗”。典
【天上】天空中。如:飞机在天上飞;月亮挂在天上。
【浮云】1.飘动的云。《楚辞·九辩》:“块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周书·萧大圜传》:“嗟乎!人生若浮云朝露。”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九:“她早一会的顾虑,像是一片浮云,给一阵风吹得了无踪影。”2.骏马名。《西京杂记》卷二:“文帝自代还,有良马九匹,皆天下之骏马也,一名浮云。”唐高适《塞下曲》:“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元本高明《琵琶记·新进士宴杏园》:“[末白]鞍马备办了未曾?[丑白]告郎中:马多在。先有一万好马……[末白]有甚么好名儿?[丑
【白衣】1.白色衣服。《吕氏春秋·孟秋》:“天子居总章左个,乘戎路,驾白骆,载白旂,衣白衣,服白玉。”《旧唐书·薛仁贵传》:“仁贵自恃驍勇,欲立奇功,乃异其服色,著白衣,握戟,腰鞬张弓,大呼先入,所向无前,贼尽披靡却走。”宋苏轼《和答庞参军》:“一见胜百闻,往鏖皋兰山,白衣挟三矢,趁此征辽年。”胡征《白衣女》:“我还不知道你的姓名,更记不清你那夜的容颜,只留下一个白衣的身影,在我深沉的忆念里。”2.古代平民服。因即指平民。亦指无功名或无官职的士人。《史记·儒林列传序》:“及竇太后崩,武安侯田蚡为丞相,絀黄、老、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