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拄杖子,相见笑忻忻

天台拄杖子,相见笑忻忻

诗句读音
天台拄杖子平仄:平 平 仄 仄 仄
韵脚:上六止
拼音: tiān tāizhǔ zhàngzǐ
相见笑忻忻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拼音: xiāng|xiàngjiàn xiàoxīn xīn

天台拄杖子,相见笑忻忻释义

【天台】书台、省。《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天臺县远,众所絶意。”《北齐书·文宣帝纪》:“仍摄天臺,总参戎律。”《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二年》:“臣何敢久污天臺、辱东朝乎?”胡三省注:“天臺,谓尚书省。”参见“三臺”。2.对太守、县令等地方行政官的尊称。《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太守道:‘他怎么敢赖你?’程元道:‘……万乞天臺老爷做主。’”明郑仲夔《耳新·经国》:“今幸遇天臺,夫冤庶伸有日。”山名。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明杨珽《龙膏记·邂逅》:“听言词有意相怜,怕重来天台路

【拄杖】执持。三国魏曹操《陌上桑》:“食芝英,饮醴泉,拄杖桂枝佩秋兰。”2.支撑着拐杖。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韩康伯病,拄杖前庭消摇。”宋苏轼《次韵参寥寄少游》:“当年步月来幽谷,拄杖穿云冒夕烟。”3.手杖,拐杖。唐钱起《题延州圣僧穴》诗:“四时树长书经叶,万岁巖悬拄杖籐。”宋陆游《晚步江上》诗:“高柳阴中扶拄杖,平沙稳处据胡牀。”明马愈《马氏日抄·憨皮袋》:“乃贯休所画弥勒佛像,横一拄杖挑皮袋於背,腰间曳一蕉扇。”鲁迅《故事新编·理水》:“‘禹来治水,一定不成功,如果他是鲧的儿子的话,’一个拿拄杖的

【子】〔古文〕《唐韻》卽里切《集韻》《韻會》《正韻》祖似切,音梓。《說文》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入,以爲稱。《徐鍇曰》十一月夜半,陽氣所起。人承陽,故以爲稱。又《廣韻》息也。《增韻》嗣也。《易·序卦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白虎通》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天子之子曰元子。《書·顧命》用敬保元子釗。又《儀禮·喪服》諸侯之子稱公子。又凡適長子曰冢子,卽宗子也。其適夫人之次子,或衆妾之子,曰別子,亦曰支子。《禮·曲禮》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又男子之通稱。《顏師古曰》子者,人之嘉稱,故凡成德,謂之君子。

【相】《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音襄。《說文》省視也。又《廣韻》共也。《正韻》交相也。《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公羊傳·桓三年》胥命者何,相命也。《註》胥,相也。相與胥音別義通。又質也。《詩·大雅》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又相思,木名。《左思·吳都賦》相思之樹。《註》大樹也。東冶有之。又《唐韻》《正韻》息亮切,襄去聲。《爾雅·釋詁》視也。《左傳·隱十一年》相時而動。又《集韻》助也。《易·泰卦》輔相天地之宜。《書·立政》用勱相我國家。又《爾雅·釋詁》導也。又勴也。《註》謂贊勉。《疏》鄉飲酒云:

【见笑】笑话;笑话我。《西游记》第五七回:“孙大圣恼恼闷闷,起在空中,欲待回花果山水帘洞,恐本洞小妖见笑。”清屈大均《途中遇雨作》诗:“野花休见笑,吾道本艰难。”徐兴业《金瓯缺》第二章:“天使如有雅兴,未将谨当奉陪,只是相形见绌,众位休得见笑。”汉

【忻忻】欣喜得意貌。《淮南子·览冥训》:“斩艾百姓,殫尽大半,而忻忻然常自以为治。”高诱注:“忻忻,犹自喜得意之貌也。”唐薛用弱《集异记·卫庭训》:“儿女忻忻,令亦喜,奉钱留宴饮。”《儒林外史》第三十回:“那些小旦取在十名前的,他相与的大老官来看了榜,都忻忻得意。”2.兴旺貌;兴盛貌。汉焦赣《易林·损之节》:“春阳成长,万物华实,福利所钟,忻忻过日。”宋范仲淹《水车赋》:“苗忻忻兮,初如律暖。”宋苏轼《集<归去来诗>》:“命驾欲何往,忻忻春木荣。”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