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田抗朝阳,节节卧春水

田田抗朝阳,节节卧春水

诗句读音
田田抗朝阳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tián tiánkàngzhāo yáng
节节卧春水平仄: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 jié jiéwòchūn shuǐ

田田抗朝阳,节节卧春水释义

【田田】1.象声词。《礼记·问丧》:“妇人不宜袒,故发胸、击心、爵踊,殷殷田田,如坏墙然,悲哀痛疾之至也。”陈澔集说:“田田,击之声也。”2.莲叶盛密貌。《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一·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南朝齐谢朓《江上曲》:“莲叶尚田田,淇水不可渡。”朱自清《荷塘月色》:“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3.指莲叶。五代齐己《湖上逸人》诗:“澹荡光中翡翠飞,田田初出柳丝丝。”宋姜夔《念奴娇》词:“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4.鲜碧貌。南朝梁江淹《水上神女赋》:“野田田而虚翠,水湛湛而空碧。”

【抗】〔古文〕亢《唐韻》苦浪切《集韻》《韻會》《正韻》口浪切,音伉。《說文》扞也。《儀禮·旣夕》抗木橫三縮二。《註》抗,禦也,所以禦止土者。又《廣韻》舉也。《禮·文王世子》周公抗世子法於伯禽。《註》舉以世子之法,使與成王居而學之。又《樂記》歌者上如抗,下如墜。《疏》歌聲上響,感動人意,如似抗舉也。又以手舉物也。《淮南子·說山訓》百人抗浮,不若一人挈而趨。又振也,蔽也。又《增韻》抵也,敵也。《前漢·貨殖傳》子貢聘享諸侯,所至國君,無不分庭與之抗禮。又《揚子·方言》縣也。山之東西曰抗,燕趙之郊縣物於臺之上謂之佻。又

【朝阳】1.(cháoyánɡ)山的东面。《诗·大雅·卷阿》:“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毛传:“山东曰朝阳。”《释名·释山》:“山东曰朝阳,山西曰夕阳,随日所照而名之也。”《文选·张衡<思玄赋>》:“旦余沐於清源兮,晞余髮於朝阳。”刘良注:“既沐髮於清源,而乾髮於山东矣。”晋陆机《拟兰若生春阳》诗:“嘉树生朝阳,凝霜封其条。”2.(zhāoyánɡ)初升的太阳。唐温庭筠《边笳曲》:“嘶马渡寒磧,朝阳照霜堡。”明刘基《无寐》诗:“惊起朝阳斜照屋,一眉残月在天西。”冰心《寄小读者》三:“朝阳极光明的照临在无边的整齐青绿

【节节】1.逐次;逐一。金王若虚《滹南诗话》卷下:“花比妇人尚矣,盖其於类为宜,不独在颜色之间;山谷易以男子,有以见其好异之僻;渊材又杂而用之,益不伦可笑。此固甚紕繆者,而惠洪乃节节嘆赏,以为愈奇。”《明史·谭纶传》:“纶沉毅知兵……立束伍法,自裨将以下节节相制。”瞿秋白《赤都心史》六:“九日已经听说赤军节节战胜。”2.犹处处。清戴名世《药身说》:“余所尝备极天下之苦,一身之内节节皆病,盖宛转愁痛者久矣。”《老残游记》第十九回:“老残一看,节节青紫,不免肚里叹了一口气。”3.整饬貌。《大戴礼记·四代》:“子曰:‘

【卧】《唐韻》吾賀切《集韻》《韻會》吾貨切《正韻》五箇切,音餓。《說文》休也。从人臣,取其伏也,人臣事君俯僂也。《長箋》因休義借寐也。《廣韻》寢也。《釋名》化也,精氣變化,不與覺時同也。《禮·樂記》魏文侯問於子夏曰:吾端冕而聽古樂,則唯恐臥。又《韻會》寢室曰臥。《後漢·宦者傳論》乃以張卿爲大謁者,出入臥內。又息也。《管子·白心篇》臥名利者寫生危。《註》息其名利之心,則無危生之累也。

【春水】1.春天的河水。《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黄武元年,迁左将军”裴松之注引晋张勃《吴录》:“及春水生,潘璋等作水城於上流。”唐杜甫《遣意》诗之一:“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元杨维桢《雨后云林图》诗:“浮云载山山欲行,桥头雨餘春水生。”2.喻女子明亮的眼睛。唐崔珏《有赠》诗:“两脸夭桃从镜发,一眸春水照人寒。”3.指帝王春季游猎。《金史·舆服志下》:“其从春水之服则多鶻捕鹅,杂花卉之饰。”《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十四年》:“朕今岁春水所过州县,其小官多干事,盖朕尝有赏擢,故皆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