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方从谏,朝廷无忌讳
天子方从谏,朝廷无忌讳释义
【朝廷】“朝庭”。1.君王接受朝见和处理政务的地方。《论语·乡党》:“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邢昺疏:“朝廷,布政之所。”《淮南子·主术训》:“是故朝廷芜而无迹,田野辟而无草。”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二·阿房宫赋》:“先帝为咸阳朝廷小,故营阿房为堂室。”2.指以君王为首的中央政府。《商君书·农战》:“今境内之民及处官爵者,见朝廷之可以巧言辩説取官爵也,故官爵不可得而常也。”《史记·汲郑列传》:“大将军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疑,遇黯过於平生。”《后汉书·皇后纪下·灵思何皇后》:“并州牧董卓被徵,将兵
【无】〔古文〕《唐韻》武夫切,音巫。《說文》,亡也。奇字,无通。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易·乾卦》无咎。《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又《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無)〔古文〕《唐韻》武扶切《廣韻》武夫切《集韻》《韻會》《正韻》微夫切,音巫。《說文》亡也。《玉篇》不有也。《書·舜典》剛而無虐,而無傲。又《益
【忌讳】王的死日和名字。《周礼·春官·小史》:“若有事,则詔王之忌讳。”郑玄注引郑司农曰:“先王死日为忌,名为讳。”2.避忌;顾忌。《老子》:“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唐白居易《初授拾遗》诗:“天子方从諫,朝廷无忌讳。”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九:“沉约在萧齐修《宋书》,永光以后,皆其笔也。故於宋齐革易之际,不得不多所忌讳。”李準《两代人》:“只要是党要我作的工作,我就去作,谁也阻拦不住我。我才不忌讳他哩!”3.因风俗习惯或迷信,禁忌某些认为不吉利的话和事。汉王充《论衡·四讳》:“夫忌讳非一,必託之神怪。”宋罗大经
【天子】古以君权为神所授,故称帝王为天子。《诗·大雅·江汉》:“明明天子,令闻不已。”《史记·五帝本纪》:“於是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唐高适《燕歌行》:“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庄徵君戴了朝巾,穿了公服,跟在班末,嵩呼舞蹈,朝拜了天子。”
【方】〔古文〕《唐韻》府良切《集韻》《韻會》分房切,音芳。《說文》倂船也。象兩舟省總頭形。或从水作汸。《詩·周南》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傳》方,泭也。《釋文》小筏曰泭。《爾雅·釋水》大夫方舟。《註》倂兩船。《史記·酈食其傳》方船而下。《註》謂船也。又《易·坤卦》六二直方大。《註》地體安靜,是其方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圜者中規,方者中矩。《淮南子·天文訓》天道曰圓,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圓者主明。又《易·觀卦》君子以省方觀民設敎。《疏》省視萬方。《詩·大雅》監觀四方。《周禮·天官·冢宰》辨方正位。《註》別四方。《
【从谏】谏言。《书·说命上》:“惟木从绳则正,后从諫则圣。”《汉书·梅福传》:“昔高祖纳善若不及,从諫若转圜,听言不求其能,举功不考其素。”隋王通《中说·礼乐》:“虐哉汉武!未尝从諫也。”《宋史·吕公著传》:“太宗之德,以能屈己从諫尔。”参见“从諫如流”。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