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废食召,群公会轩裳

天子废食召,群公会轩裳

诗句读音
群公会轩裳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qúngōng huìxuān cháng
天子废食召平仄:平 仄 仄 平 仄
韵脚:去三十五笑
拼音: tiān zǐfèishí|sì|yì4|4

天子废食召,群公会轩裳释义

【群】《五經文字》羣,俗作群。

【公会】1.因公事集会。《韩非子·八经》:“事至而结智,一听而公会。”陈奇猷集释:“公会,谓公开会合以辩难。”《后汉书·高句骊传》:“﹝高句驪﹞其公会衣服皆锦绣,金银以自饰。”《隋书·虞世基传》:“少傅徐陵闻其名,召之,世基不往。后因公会,陵一见而奇之,顾谓朝士曰:‘当今潘陆也。’”2.因公事相会晤。《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建安二十年,权遣瑾使蜀通好刘备,与其弟亮俱公会相见,退无私面。”明沉德符《野获编·礼部一·旧制一废难复》:“今南六科六部,同席公会,儼如寮友,途间相值,彼此下舆揖矣。”3.同业公会。指工

【轩裳】服。晋陶潜《杂诗》之十:“驱役无停息,轩裳逝东崖。”前蜀杜光庭《虬髯客传》:“一妹以天人之姿,藴不世之艺,从夫之贵,以盛轩裳。”明高叔嗣《再调考功作》诗:“轩裳日待旦,閶闔凌云排。”2.指官位爵禄。唐元结《忝官引》:“而可爱轩裳,其心又干进。”宋叶适《谢除华文阁待制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表》:“追忆悔尤,滥轩裳之非据;自嗟衰耄,指林壑以言归。”元张养浩《山坡羊》曲:“琴书笔砚为功课,轩裳倘来何用躲。行,也在我;藏,也在我。”3.代称有高位的人。唐沉佺期《洛阳道》诗:“白日青春道,轩裳半下朝。”宋王自中《酹江月

【天子】古以君权为神所授,故称帝王为天子。《诗·大雅·江汉》:“明明天子,令闻不已。”《史记·五帝本纪》:“於是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唐高适《燕歌行》:“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庄徵君戴了朝巾,穿了公服,跟在班末,嵩呼舞蹈,朝拜了天子。”

【召】《唐韻》直少切《集韻》《韻會》《正韻》直笑切,潮去聲。《說文》評也。《王逸曰》以手曰招,以言曰召。《書·甘誓》大戰于甘,乃召六卿。《詩·齊風》自公召之。《禮·曲禮》父召,無諾唯而起。又《廣韻》《正韻》實照切《集韻》《韻會》時照切,同邵。《廣韻》邑名。《詩序》甘棠,美召伯也。《箋》召伯,姬姓,名奭,食邑于召。又姓。《廣韻》召公之後。《前漢·循吏傳》召信臣,九江壽春人。《氏族博考》春秋召與邵一氏,後分爲二,汝南安陽之族皆从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