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贵元老,史官传美谈
诗句 | 读音 |
---|---|
天子贵元老 | 平仄:平 仄 仄 平 仄 韵脚:上三十二晧 拼音: tiān zǐguìyuánlǎo |
史官传美谈 | 平仄:仄 平 平 仄 平 拼音: shǐ guānchuán|zhuànměi tán |
天子贵元老,史官传美谈释义
【天子】古以君权为神所授,故称帝王为天子。《诗·大雅·江汉》:“明明天子,令闻不已。”《史记·五帝本纪》:“於是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唐高适《燕歌行》:“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庄徵君戴了朝巾,穿了公服,跟在班末,嵩呼舞蹈,朝拜了天子。”
【元】《唐韻》《集韻》《韻會》愚袁切,音原。《精薀》天地之大德,所以生生者也。元字从二从人,仁字从人从二。在天爲元,在人爲仁,在人身則爲體之長。《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又《爾雅·釋詁》元,始也。又《廣韻》長也。又大也。《前漢·哀帝紀》夫基事之元命。《註》師古曰:更受天之大命。又首也。《書·益稷》元首明哉。《前漢·班固敘傳》上正元服。《註》師古曰:元,首也。故謂冠爲元服。又本也。《後漢·班固傳》元元本本。又百姓曰元元。《戰國策》制海內,子元元。《史記·文帝本紀》以全天下元元之民。《註》古者謂人云善人,因善爲元
【老】〔古文〕《廣韻》盧皓切《集韻》《韻會》《正韻》魯皓切,音栳。《說文》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須髮變白也。《禮·曲禮》七十曰老而傳。《公羊傳·宣十一年》使帥一二耋老而綏焉。《註》六十稱耋,七十稱老。又《詩·鄭風》與子偕老。《疏》沒身不衰也。《禮·祭義》貴老。爲其近于親也。又《周禮·地官·鄕老註》老,尊稱也。又《儀禮·聘禮》授老幣。《註》老賔之臣。《疏》大夫家臣稱老。又《禮·曲禮》國君不名卿老。《註》卿老亦卿也。又《禮·王制》天子之老。《註》老謂上公。又《禮·禮運》三老在學。《註》乞言,則受之三老。《左傳
【史官】、典籍,并负责修撰前代史书和搜集记录当代史料的官员。《史记·秦始皇本纪》:“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周礼》有史官,掌邦国四方之事,达四方之志。”唐韩愈《进<顺宗皇帝实录>表状》:“监修李吉甫授臣以前史官韦处厚所撰先帝实録三卷。”刘师培《文说·记事》:“皇古学术,溯源史官,记动记言,实惟史职。”
【传】《廣韻》直攣切《集韻》《韻會》《正韻》重緣切,音椽。轉也。《左傳·莊九年》公喪戎路,傳乗而歸。《註》戎路,兵車。傳乗,乗他車。《釋文》傳,直專反。又丁戀反。又《正韻》授也,續也,布也。《周禮·夏官·訓方氏》誦四方之傳道。《註》傳說往古之事也。讀平聲。又《禮·曲禮》七十曰老而傳。《註》倦勤,傳家事于子也。又《禮·內則》父母,舅姑之衣衾,簟席枕几不傳。《註》移也。又《集韻》《韻會》《正韻》株戀切,專去聲。傳舍。《釋名》傳,轉也。人所止息,去者復來。轉,相傳無常主也。《史記·酈食其傳註》高陽傳舍。又《說文》遽也
【美谈】“美谭”。令人赞扬称道的好事。《公羊传·闵公二年》:“桓公使高子将南阳之甲,立僖公而城鲁……鲁人至今以为美谈。”《三国志·吴志·孙邻传》:“舒伯膺兄弟争死,海内义之,以为美谭。”金王若虚《史记辨惑九》:“酈生説高祖復立六国后,张良发八难,古今称颂,以为美谈。”赵朴初《寿阳曲》之六:“竞指点往岁周公顶上来,又一番美谈千载!”2.好好谈,畅谈。《后汉书·独行传·戴就》:“安深奇其壮节,即解械,更与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