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锦缠娱虢国,贵妃音律教宁王
| 诗句 | 读音 |
|---|---|
| 贵妃音律教宁王 | 平仄:仄 平 平 仄 平 平 平 拼音: guìfēi|pèiyīn lǜjiào|jiāoníng wáng |
| 天子锦缠娱虢国 | 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平 平 拼音: tiān zǐjǐn chán2guóguó |
天子锦缠娱虢国,贵妃音律教宁王释义
【音律】1.指音乐的律吕、宫调等。《庄子·徐无鬼》:“鼓宫宫动,鼓角角动,音律同矣。”《汉书·武帝纪赞》:“协音律,作诗乐。”2.泛指乐曲,音乐。宋苏轼《朱寿昌梁武忏赞偈》叙:“一切众生,有不能了。乃以韵语,谐诸音律。使一切人,歌咏赞叹。”《红楼梦》第二二回:“这一齣戏是一套‘北点絳唇’,鏗鏘顿挫,那音律不用説是好了。”3.文字声韵的规律。南朝梁沉约《答陆厥书》:“以《洛神》比陈思他赋,有似异手之作,故知天机启,则律吕自调,六情滞,则音律顿舛也。”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声韵》:“永明中,沉约文词精拔,盛解音律,遂撰
【教】〔古文〕《廣韻》古孝切《集韻》《韻會》《正韻》居效切,音較。《說文》作敎上所施,下所效也。《釋名》敎,效也,下所法效也。《廣韻》敎訓也。《玉篇》敎令也。《易·觀卦》聖人以神道設敎。《書·舜典》敬敷五敎在寬。《傳》布五常之敎。又《禮·王制》明七敎以興民德。《註》七敎,父子,兄弟,夫婦,君臣,長幼,賔客,朋友也。《周禮·地官·司徒》使帥其屬,而掌邦敎。《註》敎所以親百姓,訓五品,有虞氏五,而周十有二焉。《禮·曲禮》敎訓正俗,非禮不備。《荀子·脩身篇》以善先人謂之敎。又《蔡邕·獨斷》諸侯言曰敎。《正字通》諭告之
【宁王】1.谓开国受命之王。多指周文王、周武王。《书·大诰》:“用寧王遗我大宝龟,绍天明。”孙星衍注引郑玄曰:“受命曰寧王。”孙星衍疏:“郑注见《书》疏,云‘受命曰寧王’者,《君奭》云‘惟寧王德’,郑注云‘寧王者文王也’。又注《洛誥》云‘周公谓文王为寧王,成王亦谓武王为寧王。此一名而二人兼之。’”一说,宁王指文王,“寧”当作“文”。参阅曾运乾《尚书正读》。2.指唐李宪。睿宗长子,封宁王。善音律。死后,玄宗封为让皇帝。唐温庭筠《弹筝人》诗:“天宝年中事玉皇,曾将新曲教寧王。”3.明朱权。朱元璋第十七子,封于大宁,称
【天子】古以君权为神所授,故称帝王为天子。《诗·大雅·江汉》:“明明天子,令闻不已。”《史记·五帝本纪》:“於是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唐高适《燕歌行》:“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庄徵君戴了朝巾,穿了公服,跟在班末,嵩呼舞蹈,朝拜了天子。”
【锦缠】见“锦缠头”。
【娱】《廣韻》《集韻》《韻會》元俱切《正韻》牛俱切,音虞。《說文》樂也。《張衡·西京賦》窮歡極娛。又《集韻》五故切,音悟。義同。 虞通。
【虢】《唐韻》《正韻》古伯切《集韻》郭獲切,音。《說文》虎所攫畫明文也。又國名。《廣韻》周封虢仲于西虢,秦屬三川郡,唐武德中爲虢州。《左傳·隱元年》虢叔。《註》虢國,今滎陽縣。應劭曰:今虢亭是也。又《昭七年》齊侯次于虢。《註》虢,燕境。又姓。《左傳》晉大夫虢射。《高誘·戰國策註》虢卽古郭氏。 《六書正譌》俗作,非。字原从虎作。
【国】〔古文〕囗囶圀《唐韻》古或切《集韻》骨或切,觥入聲。《說文》邦也。《周禮·夏官·量人》掌建國之法,以分國爲九州。又《冬官·考工記》匠人營國,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涂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禮·王制》五國以爲屬,十國以爲連,二十國以爲卒,二百一十國以爲州。《孟子》大國,地方百里,次國,地方七十里,小國,地方五十里。又《周禮·地官·掌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註》山國多山者,土國平地也,澤國多水者。又滅人之國曰勝國。《左傳註》勝國者,絕其社稷,有其土地也。又九州之外曰外國。亦曰絕國。《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