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姿朴且茂,美不待追琢

天姿朴且茂,美不待追琢

诗句读音
天姿朴且茂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韵脚:去五十候
拼音: tiān zīpǔ|pò|pō|piáoqiě|jūmào
美不待追琢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拼音: měibù dàiduī zhuó

天姿朴且茂,美不待追琢释义

【天姿】1.姿容。常指美艳的姿色。《三国志·魏志·明帝纪》“癸丑,葬高平陵”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曰:“闻之长老,魏明帝天姿秀出,立髮垂地。”《汉武帝内传》:“﹝王母﹞脩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絶世。”《西游补》第六回:“苹香这侍儿天姿翠动,烟眼繚人。”清李渔《风筝误·贺岁》:“有天姿没风韵,却像箇泥塑美人。”2.指天然风姿。宋苏轼《定惠院海棠》诗:“自然富贵出天姿,不待金盘荐华屋。”清王端履《重论文斋笔录》卷三录诗:“天姿浄洗粉和朱,佳名应赐秦与虢。”3.天赋之资质;天然之材质。《史记·儒林列传》:“孝文帝时,徐生以容

【朴】《唐韻》《集韻》《韻會》匹角切,音璞。《說文》木皮也。《徐曰》藥有厚朴,一名厚皮,木皮也。《本草別錄》其樹名榛,其子名逐折。又與樸同。《史記·文帝紀》示敦朴爲天下先。又《戰國策》范雎曰:鄭人謂玉未理者樸,周人謂未腊者朴。又《博雅》朴,大也,猝也,離也。又《正韻》匹各切。又《集韻》匹切,音踣。義同。又《玉篇》普木切,音扑。本也。又《集韻》披尤切,音。夷姓。《魏志》建安二十年,巴夷王朴胡舉巴夷來附。又叶蒲沃切,音僕。《陳琳·瑪瑙勒賦》太上去華尚素朴兮,所貴在人匪金玉兮。漢典考證:〔《本草·別錄》一名逐折。又名

【且】〔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淺野切《正韻》七野切,音跙。借曰之辭。《論語》且予之類是也。又未定之辭。《禮·檀弓》曾子曰:祖者,且也。且胡爲其不可以反宿。又又也。《詩·小雅》君子有酒,多且旨。又此也。《詩·周頌》匪且有且。《傳》非獨此處有此稼穡之事也。又姑且也。《詩·唐風》且以喜樂。又將也。《史記·項羽紀》范增謂項莊曰:若屬且爲所鹵。又苟且也。《莊子·庚桑楚》老子語南榮趎曰:與物且者,其身不容,焉能容人。《註》且者,姑與物爲雷同,而志不在也。又姓。宋且謹修,明且。俗誤讀苴。又通作俎。薦牲具。祭祀燕饗用之

【茂】〔古文〕楙《唐韻》《集韻》《韻會》莫切,音懋。《說文》草豐盛。《詩·小雅》如松柏之茂。《易·无妄》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註》茂,盛也。又《詩·大雅》種之黃茂。《註》茂,美也。《前漢·吳王濞傳》歲時存問茂才。《註》美材之人。又《爾雅·釋詁》茂,勉也。《周語》先王之于民也,茂正其德,而厚其性。又《白虎通》五人曰茂。又《爾雅·釋天》太歲在戌曰閹茂。又地名。《前漢·地理志》右扶風茂陵。《註》本槐里之茂鄕。又姓。《正字通》漢有沮陽令茂眞。又與懋通。《前漢·董仲舒傳》《書云》:茂哉,茂哉。又《正韻》音畝。《前漢·班

【美】《廣韻》《集韻》《韻會》無鄙切,音眯。《說文》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給膳也。美與善同意。《註》羊大則美,故从大。《五經文字》从犬从火者,譌。《詩·召南·甘棠序》美召伯也。《疏》善者言美,惡者言刺。又《廣韻》好色。《詩·邶風》匪女之爲美。《傳》非爲其徒說美色而已。又《正韻》嘉也,好也。又《韻補》叶明祕切。《劉向·九歎》揚精華以眩耀兮,芬郁渥而成美。結桂樹之旖旎兮,紉荃蕙與辛夷。夷音異。 《玉篇》或作媺。

【不待】1.用不着;不用。《尹文子·大道上》:“善人之与不善人,名分日离,不待审察而得也。”《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尧不须许由、巢父,而建号天下;周不待伯夷、叔齐,而王道以成。”唐韩愈《处士卢君墓志铭》:“处士少而孤,母夫人怜之,读书学文,皆不待强教,卒以自成。”《老残游记》第十四回:“那死人,更不待説,漂的满河都是。”毛泽东《<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的按语三八》:“现在我国不仅有许多到了学习年龄的儿童没有学校可进,而且还有一大批超过学龄的少年和青年也没有学校可进,成年人更不待说了。”2.不想;不愿意。

【追琢】雕琢,雕刻。追,通“雕”。《诗·大雅·棫朴》:“追琢其章,金玉其相。”毛传:“追,彫也。金曰彫,玉曰琢。”唐刘禹锡《上仆射李相公启》:“夫沟中之木与牺象同体,追琢不至,坐成枯薪。”清黄鷟来《述别叙怀》诗:“殷勤望后辈,追琢离雕虫。”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五:“自性灵中出佳,从追琢中来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