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资岐更嶷,渊德雅而娴
天资岐更嶷,渊德雅而娴释义
【渊】〔古文〕囦《唐韻》烏圓切《集韻》《正韻》營圓切《韻會》幺圓切,音。《說文》回水也。从水,象形。左右岸也,中象水貌。《管子·度地篇》水出地而不流者,命曰淵。又深也。《詩·衞風》秉心塞淵。又潭名。《水經注》伊水東爲淵潭。又淵淵,鼓聲。《詩·小雅》伐鼓淵淵。又姓。世本有齊大夫淵。又《集韻》一均切,音蜵。亦深也。
【德】《唐韻》《正韻》多則切《集韻》《韻會》的則切,登入聲。《廣韻》德行也。《集韻》德行之得也。《正韻》凡言德者,善美,正大,光明,純懿之稱也。《易·乾卦》君子進德修業。《詩·大雅》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書·臯陶謨》九德,寬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而廉,剛而塞,彊而義。又《洪範》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周禮·地官》六德:知、仁、聖、義、中、和。又《玉篇》德,惠也。《書·盤庚》施實德于民。《詩·小雅》旣飽以德。又善敎也。《禮·月令》孟春之月,命相布德,和令,行慶,施惠。《註》德
【娴】同嫺。
【天资】天赋;资质。《史记·商君列传论》:“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朱子语类》卷七二:“明道天资高,又加以学。”《醒世恒言·小水湾天狐贻书》:“﹝杨宝﹞华西人氏,年方弱冠,天资颖异,学问过人。”陈白尘《大风歌》第三幕:“太后过奖!是皇上天资过人。”
【岐】〔古文〕《廣韻》巨支切《集韻》《韻會》翹移切《正韻》渠宜切,音跂。《說文》山名。后稷十三世孫古公亶父始居此。《詩·大雅》率西水滸,至于岐下。《一統志》山有兩岐,故名。《六書故》一在今鳳翔府岐山縣,禹貢導岍及岐,是也。又山海經,岐山,狐岐之山,在今汾州介休縣,勝水出焉,東北會於汾,禹貢治梁及岐,是也。又州名。本雍州地,後爲秦都,漢爲扶風郡,元魏置岐州,唐改鳳翔府,號西京。又路岐也。《釋名》物兩爲岐,在邊爲旁。《爾雅·釋宮》二達謂之岐旁。《註》道旁出也。《列子·說符篇》亡羊者曰:岐之中又有岐,不知所之,所以返
【更】《玉篇》今作更。《集韻》隷作更。○按更字,諸韻書作字重文。《正字通》云俗字,非。
【嶷】《唐韻》《集韻》語其切《韻會》疑其切,音宜。《說文》九嶷山,舜所葬,在零陵營道。從山疑聲。《元結·九嶷山記》山方二千餘里,四州各近一隅,世稱九峰相似,望而疑之,謂之九嶷。通作疑。《前漢·武帝紀》祀虞舜於九疑。又《屈原·離騷》九疑其竝迎。又《玉篇》魚力切《集韻》《類篇》《韻會》鄂力切,音逆。《說文》小兒有知也。本作。今文作嶷。《詩·大雅》克岐克嶷。《箋》嶷,識也,其貌嶷嶷然,有所識別也。又《史記·帝嚳紀》其色郁郁,其徳嶷嶷。《註》徳高也。 《集韻》或作懝。漢典考證:〔《說文》九嶷,山名。在零陵營道縣北,舜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