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别恨,脉脉归心,付与征鸿
诗句 | 读音 |
---|---|
迢迢别恨 | 平仄:平 平 平 仄 韵脚:去二十七恨 拼音: tiáo tiáobié|bièhèn |
脉脉归心 | 平仄:仄 仄 平 平 拼音: mò mòguī xīn |
付与征鸿 | 平仄:仄 平 平 平 拼音: fù yǔzhēng hóng |
迢迢别恨,脉脉归心,付与征鸿释义
【迢迢】高貌。晋陆机《拟西北有高楼》诗:“高楼一何峻,迢迢峻而安。”宋司马光《次韵和宋复古春日》之五:“残春举目多愁思,休上迢迢百尺楼。”2.深貌。唐李涉《六叹》诗之二:“美人清昼汲寒泉,寒泉欲上银瓶落。迢迢碧甃千餘尺,竟日倚阑空叹息。”3.道路遥远貌;水流绵长貌。晋潘岳《内顾诗》之一:“漫漫三千里,迢迢远行客。”宋姜夔《除夜自石湖归苕溪》诗:“细草穿沙雪半销,吴宫烟冷水迢迢。”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三折:“云黯黯,水迢迢,风凛凛,雪飘飘。”陈毅《赴延安留别华中诸同志》诗之五:“行行过太行,迢迢赴延安。”4.时间久
【别】〔古文〕《唐韻》方別切《集韻》《韻會》筆別切《正韻》必列切,鞭入聲。《說文》分解也。《玉篇》分別也。《增韻》辨也。《禮·曲禮》日月以告君,以厚其別也。《爾雅·釋山》小山別大山,鮮。《疏》謂小山與大山不相連屬者名鮮。《淮南子·齊俗訓》宰庖之切割分別也。《晉·仲長敖覈性賦》同稟氣質,無有區別。又傅別,謂券書也。《周禮·天官·小宰》八成,聽稱責以傳別。《註》鄭曰:爲大手書於一札,中字別之。又《唐韻》《集韻》《韻會》皮列切《正韻》避列切,便入聲。《玉篇》離也。《增韻》解也,訣也。《江淹·別賦》黯然銷者,惟別而已矣
【脉脉】脉”。1.同“眽眽”。凝视貌。《汉书·东方朔传》:“跂跂脉脉善缘壁,是非守宫即蜥蜴。”颜师古注:“脉脉,视貌也。”《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南朝梁萧子显《日出东南隅行》:“柱间徒脉脉,垣上几翘翘。”2.形容藏在内心的思想感情,有默默地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意思。唐杜牧《题桃花夫人庙》诗:“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几度春。”宋辛弃疾《摸鱼儿》词:“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舒群《少年chén女》七:“母女骨肉的脉脉之情,从她们默默的亲切的姿影空隙中间,无限地静悄悄地倾泻出来。”
【归心】1.诚心归附。《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絶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三国魏曹操《短歌行》之一:“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唐刘餗《隋唐嘉话》卷上:“由是天下之人归心焉。”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我汉王豁达大度……所以英雄之士,莫不归心。”陈毅《六十三岁生日述怀》诗:“马列最伟大,世界正归心。”2.安心。《商君书·农战》:“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归心於农。”《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国敝而祸多,民无所归心。”3.归附的念头。《史记·项羽本纪》:“大王至,又皆阬之,百姓岂有归心?”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
【征鸿】即征雁。南朝梁江淹《赤亭渚》诗:“远心何所类,云边有征鸿。”宋陈亮《好事近》词:“懒向碧云深处,问征鸿消息。”明刘基《自都回至通州》诗之二:“西风吹青冥,征鸿暮萧萧。”清龚自珍《贺新凉》词:“儂有词场云水外,但凭栏送尽征鸿字。”参见“征雁”。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