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晚日晴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晚日晴

诗句读音
迢迢绿树江天晓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tiáo tiáolǜ|lùshùjiāng tiānxiǎo
霭霭红霞晚日晴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下平十四清
拼音: ǎi ǎihóng|gōngxiáwǎn4qíng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晚日晴释义

【迢迢】高貌。晋陆机《拟西北有高楼》诗:“高楼一何峻,迢迢峻而安。”宋司马光《次韵和宋复古春日》之五:“残春举目多愁思,休上迢迢百尺楼。”2.深貌。唐李涉《六叹》诗之二:“美人清昼汲寒泉,寒泉欲上银瓶落。迢迢碧甃千餘尺,竟日倚阑空叹息。”3.道路遥远貌;水流绵长貌。晋潘岳《内顾诗》之一:“漫漫三千里,迢迢远行客。”宋姜夔《除夜自石湖归苕溪》诗:“细草穿沙雪半销,吴宫烟冷水迢迢。”元马致远《黄粱梦》第三折:“云黯黯,水迢迢,风凛凛,雪飘飘。”陈毅《赴延安留别华中诸同志》诗之五:“行行过太行,迢迢赴延安。”4.时间久

【绿】《廣韻》力玉切《集韻》《韻會》龍玉切,音錄。《說文》帛靑黃色也。《釋名》綠,瀏也。荆泉之水於上視之,瀏然綠色,此似之也。《詩·邶風》綠兮衣兮。《博》綠,閒色。又《詩·衞風》綠竹猗猗。《傳》綠,王芻也。《釋文》爾雅作菉。

【树】〔古文〕《唐韻》常句切《集韻》《韻會》《正韻》殊遇切,殊去聲。《說文》生植之總名。《左傳·昭二年》季氏有嘉樹,宣子譽之。《禮·祭義》樹木以時伐焉。《淮南子·原道訓》萍樹根于水,木樹根于土。又《爾雅·釋宮》屛謂之樹。《論語》邦君樹塞門。又《揚子·方言》牀謂之杠。北燕、朝鮮閒謂之樹。又獸名。《儀禮·鄉射禮》君國中射則皮樹中。《註》皮樹,獸名。謂皮作樹形以射之。又姓也。《後魏·官氏志》樹洛于氏。後改爲樹氏。又《唐韻》《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臣庾切,音豎。扶樹也。《徐鍇曰》樹之言豎也。種樹曰樹。《易·繫辭

【江天】江河上的广阔空际。南朝梁范云《之零陵郡次新亭》诗:“江天自如合,烟树还相似。”唐卢纶《送丹阳赵少府》诗:“荻岸雨声尽,江天虹影长。”元乔吉《渔父词》曲:“江天晚凉,一滩蓼沙,十里莲塘。”清曹寅《观打鱼歌》:“撇眼旋看鳧鶩飞,鸣榔早彻江天响。”毛泽东《采桑子·重阳》词:“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晓】《唐韻》呼皛切《集韻》《韻會》《正韻》馨鳥切,囂上聲。《說文》明也。《玉篇》曙也。又《揚子·方言》知也。《史記·西南夷傳》指曉南越。又《前漢·元后傳》末曉大將軍。《註》曉,猶白也。又《揚子·方言》遇也。又嬴也。又《博雅》說也。又快也。又《玉篇》慧也。

【霭霭】1.云烟密集貌。晋陶潜《停云》诗:“靄靄停云,濛濛时雨。”唐张祜《夜雨》诗:“靄靄云四黑,秋林响空堂。”《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春晚喧喧佈穀鸣,春云靄靄簷溜滴。”闻一多《红烛·忆菊》:“霭霭的淡烟笼罩着的菊花,丝丝的疏雨洗着的菊花。”2.昏暗貌。《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遂排金扉而北入,霄靄靄而晻曖。”张载注:“言深邃也。”唐韦应物《夏夜忆卢嵩》诗:“靄靄高馆暮,开轩涤烦襟。”明高启《秋日江居写怀》诗之七:“渔村靄靄缘江暗,农径萧萧入圃斜。”3.犹蔼蔼。和蔼可亲貌。清周亮工《今夕歌宿郎山吕正始天

【晚】〔古文〕《唐韻》無遠切《集韻》《韻會》武遠切,音挽。《說文》莫也。《博雅》後也。《史記·李斯傳》君何見之晚。《前漢·天文志》伏見蚤晚。zdic.net漢典

【日】〔古文〕《唐韻》《正韻》人質切《集韻》《韻會》入質切,音。《說文》實也。太陽之精不虧。《博雅》君象也。《釋名》日,實也,光明盛實也。《易·乾卦》與日月合其明。又《繫辭》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又《說卦》離爲火爲日。《周禮·天官·九註》日者天之明。《禮·祭義》日出於東。《史記·天官書註》日者,陽精之宗。《前漢·律歷志》日合於天統。《後漢·荀爽傳》在地爲火,在天爲日。《淮南子·天文訓》火氣之精者爲日。又《書·舜典》協時月正日。《傳》合四時之氣節,月之大小,日之甲乙,使齊一也。又《洪範》五紀,三曰日。《傳》紀一日

【晴】《唐韻》疾盈切《集韻》《韻會》慈盈切,音情。夝或作晴暒。《玉篇》雨止也,晴明也,無雲也。《史記·天官書》天晴而見景星。又《韻補》叶慈良切。《張籍·祭韓愈詩》公因同歸還,居處各一方。中秋十六夜,魄圓天差晴。又《說文》夝,雨而夜除星見也。《註》今俗作晴,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