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孟中丞茅阁原文
- 31 次浏览
小山为郡城,随水能萦纡。亭亭最高处,今是西南隅。
杉大老犹在,苍苍数十株。垂阴满城上,枝叶何扶疏。
乃知四海中,遗事谁谓无。及观茅阁成,始觉形胜殊。
凭轩望熊湘,云榭连苍梧。天下正炎热,此然冰雪俱。
客有在中坐,颂歌复何如。公欲举遗材,如此佳木欤。
公方庇苍生,又如斯阁乎。请达谣颂声,愿公且踟蹰。
题孟中丞茅阁原文的相关古诗
农臣何所怨,乃欲干人主。不识天地心,徒然怨风雨。将论草木患,欲说昆虫苦。巡回宫阙傍,其意无由吐。一朝哭都市,泪尽归田亩。谣颂若采之,此言当可取。
自厌久荒浪,于时无所任。耕钓以为事,来家樊水阴。 甚醉或漫歌,甚闲亦漫吟。不知愚僻意,称得云客心。 云客方持斧,与人正相临。符印随坐起,守位常森森。 纵能有相招,岂暇来山林。
冬来三度雪,农者欢岁稔。我麦根已濡,各得在仓廪。 天寒未能起,孺子惊人寝。云有山客来,篮中见冬簟。 烧柴为温酒,煮鳜为作沈。客亦爱杯尊,思君共杯饮。 所嗟山路闲,时节寒又甚。不能苦相邀,兴尽还就枕。
军国多所需,切责在有司。有司临郡县,刑法竞欲施。 供给岂不忧,征敛又可悲。州小经乱亡,遗人实困疲。 大乡无十家,大族命单羸。朝餐是草根,暮食仍木皮。 出言气欲绝,意速行步迟。追呼尚不忍,况乃鞭扑之。 郭亭传急符,来往迹相追。更无宽大…
石宫春云白,白云宜苍苔。拂云践石径,俗士谁能来。 石宫夏水寒,寒水宜高林。远风吹萝蔓,野客熙清阴。 石宫秋气清,清气宜山谷。落叶逐霜风,幽人爱松竹。 石宫冬日暖,暖日宜温泉。晨光静水雾,逸者犹安眠。
天下昔无事,僻居养愚钝。山野性所安,熙然自全顺。 忽逢暴兵起,闾巷见军阵。将家瀛海滨,自弃同刍粪。 往在乾元初,圣人启休运。公车诣魏阙,天子垂清问。 敢诵王者箴,亦献当时论。朝廷爱方直,明主嘉忠信。 屡授不次官,曾与专征印。兵家未曾…
昔年苦逆乱,举族来南奔。日行几十里,爱君此山村。 峰谷呀回映,谁家无泉源。修竹多夹路,扁舟皆到门。 瀼溪中曲滨,其阳有闲园。邻里昔赠我,许之及子孙。 我尝有匮乏,邻里能相分。我尝有不安,邻里能相存。 斯人转贫弱,力役非无冤。终以瀼滨…
炀皇嗣君位,隋德滋昏幽。日作及身祸,以为长世谋。 居常耻前王,不思天子游。意欲出明堂,便登浮海舟。 令行山川改,功与玄造侔。河淮可支合,峰gH生回沟。 封陨下泽中,作山防逸流。船舲状龙鹢,若负宫阙浮。 荒娱未央极,始到沧海头。忽见海…
(古有仁帝,能全仁明以封天下,故为《至仁》之诗 二章四韵十二句) 猗皇至圣兮,至惠至仁,德施蕴蕴。 蕴蕴如何?不全不缺,莫知所贶。 猗皇至圣兮,至俭至明,化流瀛瀛。 瀛瀛如何?不虢不赩,莫知其极。
丛石横大江,人言是钓台。水石相冲激,此中为小回。 回中浪不恶,复在武昌郭。来客去客船,皆向此中泊。
军国多所需,切责在有司。有司临郡县,刑法竞欲施。供给岂不忧?征敛又可悲。州小经乱亡,遗人实困疲。大乡无十家,大族命单赢。朝餐是草根,暮食仍木皮。出言气欲绝,意速行步迟。追呼尚不忍,况乃鞭扑之!邮亭传急符,来往迹相追。更无宽大恩,但有迫促期。…
(《云门》,轩辕氏之乐歌也,其义盖言云之出,润益 万物,如帝之德,无所不施。凡二章,章四句) 玄云溶溶兮,垂雨濛濛;类我圣泽兮,涵濡不穷。 玄云漠漠兮,含映逾光;类我圣德兮,溥被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