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吏趋寒雾,山城敛曙光

亭吏趋寒雾,山城敛曙光

诗句读音
山城敛曙光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拼音: shān chéngliǎnshǔ guāng
亭吏趋寒雾平仄:平 仄 平 平 仄
拼音: tíng lìqū|cùhán wù

亭吏趋寒雾,山城敛曙光释义

【山城】1.依山而筑的城市。北周庾信《奉和泛江》:“岸社多乔木,山城足迴楼。”唐白居易《郡中》诗:“乡路音信断,山城日月迟。”宋欧阳修《霁后看雪走笔呈元珍判官》诗之二:“山城岁暮惊时节,已作春风料峭寒。”谢觉哉《观花小记》:“重庆是一个美丽的山城。”2.指依山固守的营垒。《六韬·鸟云山兵》:“衢道通谷,絶以武车,高置旌旗,谨勑三军,无使敌人知吾之情,是谓山城。”

【敛】《唐韻》良冉切《集韻》《韻會》《正韻》力冉切,音。《說文》收也。《爾雅·釋詁》聚也。《疏》斂者,率聚也。《詩·小雅》此有不斂穧。《疏》不收斂之穧束也。《書·洪範》斂時五福。《疏》以斂聚五福之道也。《周禮·天官·大宰》以九賦斂財賄。又《儀禮·聘禮》斂〈方亶〉。《註》斂,藏也。又《博雅》斂,取也。又欲也,予也,略也。又姓。《左傳·定七年》公斂處父御孟懿子。《廣韻》姚秦錄有輔國將軍斂憲。又《廣韻》《集韻》《韻會》力驗切,音爁。義同。又《集韻》離鹽切,音廉。斂盂,地名。《左傳·僖二十八年》晉侯齊侯盟于斂盂。《註》

【曙光】网1.黎明的阳光。唐太宗《除夜》诗:“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明高启《御沟观鹅》诗:“白雪泛金塘,羣翻动曙光。”丁玲《阿毛姑娘》:“她趁着一点点曙光跑出家门。”2.比喻美好的前景。鲁迅《热风·随感录五十九》:“曙光在头上,不抬起头,便永远只能看见物质的闪光。”网

【亭吏】亭长。《后汉书·百官志五》“亭有亭长”刘昭注引汉应劭《风俗通》:“亭吏旧名负弩,改为长,或谓亭父。”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褚公﹞投钱唐亭住……亭吏驱公移牛屋下。”唐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节使杀亭吏,捕之恐无因。”

【趋】《廣韻》七逾切《集韻》《韻會》《正韻》逡須切,取平聲。《說文》走也。《博雅》行也。《釋名》疾行曰趨。趨,赴也,赴所至也。《詩·齊風》巧趨蹌兮。《疏》趨,今之捷步。《禮·曲禮》帷薄之外不趨。《註》行而張足曰趨。《爾雅·釋宮》門外謂之趨。《古今注》《吳趨行》,吳人以歌其地。陸機《吳趨行》曰:聽我歌吳趨。趨,步也。又樹名。《齊民要術》自餘雜木,耳,趨各其時。又《集韻》趨玉切。同促。《禮·樂記》衞音趨數煩志。《註》趨數,讀爲促速。又《祭義》其行也趨趨以數。《前漢·高帝紀》令趨銷印。《註》師古曰:趨,讀曰促。促,速

【寒雾】的雾气。唐王勃《秋日别王长史》诗:“野色笼寒雾,山光歛暮烟。”唐李益《水亭夜坐赋得晓雾》诗:“月落寒雾起,沉思浩通川。”宋欧阳修《西园》诗:“平野见南山,荒臺起寒雾。”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