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
诗句 | 读音 |
---|---|
汀洲草色亦如此 | 平仄:平 平 仄 仄 仄 平 仄 拼音: tīng zhōu3sèyìrú cǐ |
愁杀远人人不知 | 平仄:平 平 仄 平 平 平 平 韵脚:上平五支 拼音: chóu shāyuǎn|yuànrén rénbù|fǒuzhī|zhì |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释义
【汀洲】。《楚辞·九歌·湘夫人》:“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唐李商隐《安定城楼》诗:“迢递高城百尺楼,緑杨枝外尽汀洲。”宋舒亶《散天花》词:“西风偏解送离愁,声声南去雁,下汀洲。”明高启《雨篷》诗:“楚雨满汀洲,瀟瀟洒客舟。”
【色】〔古文〕《廣韻》所力切《集韻》《韻會》殺測切,音嗇。《說文》顏氣也。人之憂喜,皆著於顏,故謂色爲顏氣。《禮·玉藻》色容莊。《汲冢周書》喜色油然以出,怒色厲然以侮,欲色嫗然以愉,懼色薄然以下,憂悲之色瞿然以靜。《後漢·嚴光傳》帝思其賢,乃令以物色訪之。《註》以形貌求之也。又采色。《書·臯陶謨》以五采彰施于五色。《註》五色,靑黃赤白黑也。《左傳·桓二年》五色比象,昭其物也。又色慾。《書·五子之歌》內作色荒。《傳》色,女色。《禮·坊記》諸侯不下漁色,故君子遠色,以爲民紀。又物景亦曰色。《莊子·盜跖篇》車馬有行色
【亦】〔古文〕《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睪。總也,又也。又傍及之詞。又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又同奕。《詩·周頌》亦服爾耕。《箋》亦,大也。《正義》亦奕義通。 亦本作,象人左右兩腋形。《說文》與掖同。《詩·衡門序》誘掖其君。《釋文》《石經》作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如此】。《礼记·乐记》:“如此,则国之灭亡无日矣。”唐杜甫《房兵曹胡马》诗:“驍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毛泽东《沁园春·雪》词:“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汉
【愁杀】亦作“愁煞”。谓使人极为忧愁。杀,表示程度深。《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南唐冯延巳《临江仙》词:“夕阳千里连芳草,萋萋愁煞王孙。”明徐渭《长干行》之三:“月明打开犹自可,月黑打开愁杀他。”姚雪垠《言志篇》:“老马伏辕征路远,晓窗愁杀白头翁。”
【远】〔古文〕《廣韻》雲阮切《集韻》《韻會》雨阮切,爰上聲。《說文》遼也。《廣韻》遙遠也。《正韻》指遠近定體也。又《廣韻》《集韻》《韻會》于願切《正韻》于怨切,爰去聲。《正韻》遠之也。遠近之遠上聲,如《詩》其人則遠之類。遠離之遠去聲,如《論語》敬鬼神而遠之之類是也。又叶于員切,音淵。《詩·小雅》爾之遠矣,民胥然矣。 俗作逺。
【人人】1.每个人;所有的人。《礼记·表记》:“子曰:‘仁之难成久矣。人人失其所好,故仁者之过易辞也。’”《孟子·离娄上》:“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太平。”宋苏轼《司马温公神道碑》:“人人自重,耻言人过。”艾青《<诗选>自序》:“人人喜欢听真话。”2.用以称亲昵者。宋欧阳修《蝶恋花》词:“翠被双盘金缕凤。忆得前春,有箇人人共。”元无名氏《沉醉东风》曲:“花有清香月有阴,少一箇人人共寝。”明高明《琵琶记·拐儿贻误》:“遥忆乡关,有个人人凝望眼。”漢
【不】〔古文〕《韻會》《正韻》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又《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又《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
【知】〔古文〕《唐韻》陟离切《集韻》《韻會》珍離切《正韻》珍而切,智平聲。《說文》詞也。从口从矢。《徐曰》知理之速,如矢之疾也。又《玉篇》識也,覺也。《增韻》喩也。《易·繫辭》百姓日用而不知。《書·臯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又漢有見知法。《史記·酷吏傳》趙禹與張湯論定諸律令,作見知法。《註》吏見知不舉劾爲故縱。又相交曰知。《左傳·昭四年》公孫明知叔孫于齊。《註》相親知也。又《昭二十八年》魏子曰:昔叔向適鄭,鬷蔑一言而善,執手遂如故知。《楚辭·九歌》樂莫樂兮新相知。又《爾雅·釋詁》匹也。《詩·檜風》樂子之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