逖泉已矣又菇蕕,半壁乾坤只恁休
诗句 | 读音 |
---|---|
逖泉已矣又菇蕕 | 平仄:仄 平 仄 仄 仄 平 拼音: tìquányǐ yǐyòugū |
半壁乾坤只恁休 | 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下平十八尤 拼音: bàn bìqián kūnzhī nènxiū|xǔ |
逖泉已矣又菇蕕,半壁乾坤只恁休释义
【逖】《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他歷切,音踢。《說文》遠也。《書·牧誓》逖矣,西土之人。又《多士》移爾遐逖。又遠之也。《書·多方》離逖爾土。《左傳·僖二十八年》糾逖王慝。《註》有惡于王者,糾而遠之。又逖逖,欲利貌。《楚辭·九章》悼來者之逖逖。又《字彙》借作惕。《易·渙卦》血去逖出。 《韻會》同逷。《集韻》亦作狄。
【泉】〔古文〕洤《唐韻》疾緣切《集韻》《韻會》從緣切《正韻》才緣切,音全。《說文》水原也。象水流成川形。《易·蒙象》山下出泉。又《爾雅·釋水》濫泉正出。正出,涌出也。沃泉縣出。縣出,下出也。氿泉穴出。穴出,仄出也。又同出異歸曰肥泉。《詩·衞風》我思肥泉,兹之永歎。又醴泉。《禮·禮運》天降膏露,地出醴泉。又泉有光華曰榮泉。《前漢·郊祀歌》食甘露,飮榮泉。又瀑布曰立泉。《班固·終南山賦》立泉落落。又州名。《廣輿記》周時爲七閩地,隋曰溫陵,唐曰泉州。又天泉,星名。《甘氏星經》天泉十星,在鼈東。一曰大海,主灌漑溝渠之事
【已矣】;逝去。旧题汉李陵《答苏武书》:“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於我已矣。”宋王安石《伤杜醇》诗:“悲哉四明山,此士今已矣!”明刘基《江神子》词:“千古钟期今已矣,空惨愴对瑶琴。”2.语气词。用于句末,与“矣”同义。《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金王若虚《五经辨惑上》:“传为经作,而经不为传作。信传而诬经,其陋儒已矣。”清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一:“‘已’为语终之词,则与‘矣’同义;连言之则曰‘已矣’。”3.叹词。罢了,算了。《庄子·人间世》:“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汉贾
【又】《唐韻》于救切《集韻》《韻會》尤救切《正韻》爰救切,音宥。《說文》手也。象形。三指者,手之多,略不過三也。《韻會》偏旁作。又《廣韻》又,猶更也。又《韻補》叶夷益切,音亦。復也。《詩·小雅》人之齊聖,飮酒溫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爾儀,天命不又。富音偪。
【菇】《玉篇》故吳切,音姑。《博雅》藈菇,王瓜也。
【半壁】半堵墙壁。北周庾信《寒园即目》诗:“游仙半壁画,隐士一牀书。”唐王季友《观于舍人壁画山水》诗:“半壁仍栖岭上云,开帘欲放湖中鸟。”清叶廷琯《吹网录·虎丘贺方回题名》:“谁见荒池开白莲,可怜半壁锁寒烟。”2.半山腰。唐李白高霁《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层标遏迟日,半壁明朝霞。”3.半边。唐刘沧《雨后游南门寺》诗:“半壁楼臺秋月过,一川烟水夕阳平。”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张生﹞歪着头避着,通红了面皮,筵席上软摊了半壁。”明沉青门《桂枝香·春闺怨》曲:“香销兰炷,衾寒芦絮。
【乾坤】“乾川”。1.《易》的乾卦和坤卦。《易·繫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大戴礼记·保傅》:“《春秋》之元、《诗》之《关雎》、《礼》之《冠》《昏》、《易》之《乾》《巛》,皆慎始敬终云尔。”明何楷《古周易订诂》卷一:“《周易》首《乾》《坤》。”2.称天地。《易·说卦》:“乾为天……坤为地。”汉班固《典引》:“经纬乾坤,出入三光。”《孔子家语·执辔》:“倮虫三百有六十而人为之长,此乾巛之美也。”金元好问《自题中州集后》诗之三:“万古骚人呕肺肝,乾坤清气得来难。”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谕
【只恁】就这样;只是这样。宋辛弃疾《卜算子·饮酒不写书》词:“万札千书只恁休,且进杯中物。”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五:“也不吟诗课赋,只恁昏昏睡。”
【休】《唐韻》許尤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尤切,朽平聲。美善也,慶也。《書·太甲》實萬世無疆之休。又《周官》作德心逸日休。《詩·商頌》何天之休。又宥也。《書·呂》雖休勿休。《註》宥之也。我雖以爲宥,爾惟勿宥。又《爾雅·釋訓》休休,儉也。《疏》良士顧禮節之儉也。《詩·唐風》良士休休。又休沐,言休假也。一曰下沐,一曰旬休。唐法,旬休者一月三旬,遇旬則休沐,卽十日一洗沐也。又致仕曰休。又休息。《禮·月令》季秋之月,霜始降,則百工休。又《揚子·方言》稱傀儡戲曰休,亦曰提休。又地名。漢封楚元王子爲休侯。見《史記·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