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诗花叶上,寄与接流人

题诗花叶上,寄与接流人

诗句读音
题诗花叶上平仄:平 平 平 平 仄
韵脚:上三十六養
拼音: tíshīhuā yèshàng|shǎng
寄与接流人平仄:仄 平 平 平 平
拼音: jì yǔjiēliú rén

题诗花叶上,寄与接流人释义

【题】《廣韻》杜溪切《集韻》《韻會》田黎切,音啼。《說文》頟也。《小爾雅》頭也。《禮·王制》南方曰蠻,雕題交阯。《爾雅·釋言》顁,題也。《註》題,額也。《史記·越世家》雕題。《註》謂刻其頞,涅以丹靑也。又《廣韻》書題。《博雅》書稱題。題,諦也。審諦其名號也。《正字通》註疏有孟子題辭,所以題號孟子之書。又《韻會》椽頭玉飾曰琁題、玉題,亦名璧璫。又題目也。《杜甫詩》天老看題目。又品題也。《李白·上韓荆州書》一經品題,便作佳士。又國名。《南史·裴子野傳》有白題及滑骨入貢。又縣名。《前漢·功臣表》題侯張富昌。又《釋名》

【花叶】,花瓣。《宋书·符瑞志下》:“花叶谓之英。”唐李商隐《牡丹》诗:“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清龚自珍《齐天乐》词:“花叶书成,云萍影合,沟水无情流去。”汉

【上】〔古文〕丄《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時亮切,音尙。在上之上,對下之稱。崇也,尊也。《易·乾·文言》本乎天者親上。又《廣韻》君也。太上極尊之稱。《蔡邕·獨斷》上者,尊位所在。但言上,不敢言尊號。又上日。《書·舜典》正月上日。《註》孔氏曰:上日,朔日也。葉氏曰:上旬之日。曾氏曰:如上戊,上辛,上丁之類。又姓。漢上雄,明上觀,上志。又上官,複姓。又《唐韻》時掌切《集韻》《韻會》《正韻》是掌切,商上聲。登也,升也,自下而上也。《易·需卦》雲上于天。《禮·曲禮》拾級聚足,連步以上。又進也。《前漢·東方朔傳》朔

【寄与】传送给。南朝宋陆凯《赠范晔》诗:“折花逢驛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唐贾岛《送韩湘》诗:“欲凭将一札,寄与沃洲人。”2.犹致送,赠送。郭沫若《把精神武装起来》:“中国人能够养成到这种的程度,我相信,日本的法西斯军阀一定不够我们消灭,而全世界的文化,一定要着我们的第二次的寄与的。”田汉《洪深<电影戏剧表演术>序》:“在他赴青岛之前将发表他那倾注着半生蕴蓄的大著《表演术》,这对于我们这些爱好戏剧艺术的学徒们是非常宝贵的寄与。”

【接】《唐韻》子葉切《集韻》《韻會》《正韻》卽涉切,音楫。《說文》交也。《廣韻》合也,會也。《易·蒙卦》子克家,剛柔接也。《疏》陽居卦內,接待羣隂。又《晉卦》晝日三接。《禮·表記》君子之接如水。《疏》如兩水相交,尋合而已。又持也,受也,承也。《禮·曲禮》接下承弣。《註》接客手下也。《史記·平準書》漢興,接秦之弊。又《增韻》接續也,連也。《禮·曲禮》堂上接武。《註》武,迹也。迹相接,謂每移足半躡之。《前漢·西域傳》烏秅國民接手飮。《註》自高山下谿中飮水,故接連其手。又近也。《儀禮·聘禮》賓立接西塾。又捷也。《禮·

【流人】1.被流放的人。《庄子·徐无鬼》:“子不闻夫越之流人乎?去国数日,见其所知而喜。”宋叶适《故赠右谏议大夫龚公谥节肃议》:“盖元符之末,建中靖国之初,既昭雪流人,生死蒙泽,天下望尽復元祐政事。”清陈维崧《送张若水出关》诗:“汉庭早晚流人赦,望尔归鞭度陇头。”2.离开家乡,流浪外地的人。汉桓宽《盐铁论·执务》:“天下安乐,盗贼不起;流人还归,各反其田里。”宋苏轼《上富丞相书》:“明公居於山东,而倾河朔之流人,父弃其子,夫弃其妻,而自归於明公者百餘万。”《清史稿·食货志一》:“乾隆时,令官山、官地,无论土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