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携小儿女,将领旧姻族

提携小儿女,将领旧姻族

诗句读音
将领旧姻族平仄:平 仄 仄 平 平
韵脚:入一屋
拼音: jiàng lǐngjiù yīnzú
提携小儿女平仄:平 平 仄 平 仄
拼音: tí xiéxiǎo érnǚ|rǔ

提携小儿女,将领旧姻族释义

【将领】。唐元结《宿洄溪翁宅》诗:“老翁八十犹能行,将领儿孙行拾稼。”五代王定保《唐摭言·韦庄奏请追赠不及第人近代者》:“赵光远……常将领子弟,恣游侠斜,著《北里志》,颇述其事。”1.率领。《左传·宣公四年》“子公之食指动”唐孔颖达疏:“将者,言其将领诸指也。”2.高级军官。典

【旧姻】1.原先的配偶。《诗·小雅·我行其野》:“不思旧姻,求尔新特。”郑玄笺:“壻之父曰姻。”马瑞辰通释:“旧姻,即弃妇自称其家旧为夫所因也。新特,谓新妇……笺以旧姻为壻之父,新特为新外昏,特来之女,并失之。”按,当从马说。弃妇谓自己为原先丈夫的配偶,故曰“旧姻”。2.原先的姻亲,即俗所谓“老亲”。《汉书·王吉传》:“反怀诈諼之辞,欲以攀救旧姻之家。”晋刘琨《答卢谌》诗:“郁穆旧姻,嬿婉新婚。”

【族】〔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昨木切,音鑿。《說文》矢鋒也。束之族族也。《類篇》一曰从,所以標衆矢之所集。又聚也。《書·堯典》以親九族。《註》高祖至孫之親。《詩·周南》振振公族。《傳》公族,公同祖也。《周禮·春官·小宗伯》掌三族之別,以辨親疏。《註》三族,謂父子孫,人屬之正名。《左傳·隱八年》無駭卒,羽父請諡與族。《疏》族者,屬也。與其子孫共相聯屬,其傍支別屬,則各自立氏。又《書·堯典》方命圯族。《傳》族,類也。又《書·泰誓》罪人以族。《傳》一人有罪,及父母妻子,言濫。又《周禮·地官·大司徒》四

【提携】亦作“提擕”。1.牵扶;携带。宋陆游《小市》诗:“暂憩轩窗仍汛扫,远游书剑亦提携。”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二章:“及其隄决也,哭声盈耳,鳧水走避,家人提携什器,相与掩面泪下,呼天而詈之。”2.指可供悬持的容器。唐杜甫《石龛》诗:“苦云直簳尽,无以充提携。”3.照顾;扶植。《南齐书·萧景先传》:“景先少遭父丧,有至性,太祖嘉之。及从官京邑,常相提携。”唐刘得仁《山中抒怀寄上丁学士》诗:“幽拙欣殊幸,提携更不疑。”《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知县唤过刘家儿子来看了,对直生道:‘如此孩子,正好提携。’”沈从文《王

【小儿】小孩子。《史记·淮阴侯列传》:“﹝萧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列子·汤问》:“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鬭。”《儒林外史》第二三回:“管家走到门口,只见一个小儿开门出来,手里拿了一个筲箕出去买米。”2.小儿子。《太平御览》卷四九○引三国魏虞翻《与某书》:“此中小儿,年四岁矣,似欲聪哲。”宋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词:“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3.谦称己子。《汉书·翟方进传》:“方进曰:‘小儿未知为吏也。’”此指其子翟义。《三国志·吴志·孙晧传

【女】〔古文〕《唐韻》《正韻》尼呂切《集韻》《韻會》碾與切,茹上聲。《博雅》女,如也。言如男子之敎,人之陽曰男,隂曰女。《易·繫辭》坤道成女。《詩·小雅》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禮·內則》女子生,設帨於門右。《淮南子·地形訓》土地各以類生,澤氣生女。又已嫁曰婦,未字曰女。《禮·曾子問》嫁女之家,三夜不息燭,思相離也。又星名。須女四星,主布帛,爲珍寶藏,一名婺女。十二月旦在北,二月旦中。又織女三星,天女也,主苽果絲帛,見《星經》。又水名。《山海經》嶧臯之山,其水出焉,東流注于激女之水。又女,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