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饮淋漓半夜醒,披衣坐得晓窗明

痛饮淋漓半夜醒,披衣坐得晓窗明

诗句读音
披衣坐得晓窗明平仄:平 平 仄 平 仄 平 平
韵脚:下平十二庚
拼音: pī yīzuòdé|děi|dexiǎo1míng
痛饮淋漓半夜醒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仄 仄
韵脚:下平十五青
拼音: tòngyǐnlín líbàn yèxǐng

痛饮淋漓半夜醒,披衣坐得晓窗明释义

【披衣】将衣服披在身上而臂不入袖。三国魏曹丕《杂诗》之一:“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唐韦应物《寄冯著》诗:“披衣出茅屋,盥漱临清渠。”清吴骞《扶风传信录》:“二人披衣待旦,别袁而归。”

【坐】〔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徂臥切,音座。行之對也。《禮·曲禮》坐如尸。《又》虛坐盡後,食坐盡前。又便坐,別坐之處。《前漢·文翁傳》在便坐受事。又《後漢·宣秉傳》秉修高節,光武特拜御史中丞,詔與司隸校尉中書令同專席而坐,京師謂之三獨坐。又猶守也。《左傳·桓十二年》楚伐絞,軍其南門。絞人爭出,驅楚役徒于山中。楚人坐其北門,而覆諸山下,大敗之。又古者謂跪爲坐。《禮·曲禮》先生琴瑟書策在前,坐而遷之。《註》坐,跪也。又《律》有罪坐。《前漢·文帝紀》除收帑相坐律令。又罪人對理曰坐。《左傳·僖二十八年》

【得】〔古文〕《唐韻》《正韻》多則切《集韻》《韻會》的則切,音德。《說文》行有所得也。《玉篇》獲也。《韻會》凡有求而獲皆曰得。又賦受亦曰得。《易·乾卦》知得而不知喪。《禮·曲禮》臨財毋苟得。《左傳·定九年》凡獲器用曰得,得用焉曰獲。《孟子》求則得之。又貪也。《論語》戒之在得。又《韻會》與人契合曰相得。《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聚精會神,相得益章。又得得,唐人方言,猶特地也。《全唐詩話》貫休入蜀,以詩投王建曰:一瓶一鉢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來。又叶都木切,音篤。《老子·道德經》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晓】《唐韻》呼皛切《集韻》《韻會》《正韻》馨鳥切,囂上聲。《說文》明也。《玉篇》曙也。又《揚子·方言》知也。《史記·西南夷傳》指曉南越。又《前漢·元后傳》末曉大將軍。《註》曉,猶白也。又《揚子·方言》遇也。又嬴也。又《博雅》說也。又快也。又《玉篇》慧也。

【窗】〔古文〕《唐韻》楚江切《集韻》《韻會》初江切。與牕同。《說文》本作囪。在牆曰牖,在戸曰囪。或作窗。《釋名》窗,聰也。於外窺內爲聰明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四旁雨夾窗。《註》助戸爲明。亦作牕。又《集韻》《韻會》麤叢切,音怱。通孔也,竈突也。 《韻會》案集韻,麤叢切,類篇韻補俱同。或作牕。《鮑昭·玩月詩》蛾眉蔽珠櫳,玉鉤隔銷。三五二八時,千里與君同。《陶潛詩》有酒有酒,閒飮東牕。願言懷人,舟車靡從。則字合又於東韻收入。

【明】〔古文〕朙《廣韻》武兵切《集韻》《韻會》《正韻》眉兵切,音鳴。《說文》照也。《易·繫辭》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又》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疏》日月中時,徧照天下,無幽不燭,故云明。《史記·歷書》日月成,故明也。明者,孟也。又《易·乾卦》大明終始。《疏》大明,曉乎萬物終始。又《易·乾卦》天下文明。《疏》有文章而光明。又《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疏》照臨四方謂之明。又《書·舜典》黜陟幽明。《傳》升進其明者。又《書·太甲》視遠惟明。《疏》謂監察是非也。又《洪範》視曰明。《傳》必淸審。又《詩·小雅》祀事孔明。《

【痛】《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他貢切,音。《說文》病也。《內經》有舉痛論。又《增韻》楚也。疼也。《易·說卦》坎為耳痛。《後漢·鄧皇后紀》后曰:非不痛也,難傷老人意,故忍之耳。又《玉篇》傷也。《左傳·成十三年》斯是用痛心疾首。《前漢·楚元王傳》言多痛切,發於至誠。《史記·秦本紀》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又《字彙補》甚也。《前漢·食貨志》以稽市物痛騰躍。又凡事盡力為之者,皆曰痛。《世說新語》痛飲酒,熟讀離騷,便可稱名士。又姓。《姓譜》本盛國後,實姬姓也。周穆王嬖寵盛姬早卒,穆王哀痛不已,遂改其族,謂之痛

【淋漓】淋漓”。亦作“淋离”。亦作“淋灕”。1.沾湿或流滴貌。南朝梁范缜《拟<招隐士>》:“岌峩兮倾欹,飞泉兮激沫,散漫兮淋灕。”唐韩愈《醉后》诗:“淋漓身上衣,颠倒笔下字。”明王玉峰《焚香记·传笺》:“衝锋独斩单于首,腥血淋漓污宝刀。”《红楼梦》第二七回:“﹝宝釵﹞香汗淋漓,娇喘细细。”茹志鹃《高高的白杨树·如愿》:“小阿英两手捧着一只又大又红的苹果,正啃得汁水淋漓。”2.长而美好貌。《楚辞·严忌<哀时命>》:“冠崔嵬而切云兮,剑淋离而从横。”王逸注:“淋离,长貌也……劒则长好。”3.盛多;充盛。唐宋之问《龙门

【半夜】1.一夜的一半。唐皎然《宿山寺寄李中丞洪》诗:“从他半夜愁猿惊,不废此心长杳冥。”《儿女英雄传》第九回:“今日同这二位混,混了半夜,好容易脸不红了。”巴金《灭亡》第五章:“那伸直的道路经过了半夜的安息之后,现在又开始向人们诉说它底被人践踏的命运。”2.夜里十二点左右,也泛指深夜。唐王维《扶南曲歌词》之四:“入春轻衣好,半夜薄妆成。”宋苏轼《过莱州雪后望三山》诗:“黄昏风絮定,半夜扶桑开。”冯德英《苦菜花》第四章:“半夜里,姜永泉接到情报:敌人离此不远了。”

【醒】《唐韻》《集韻》《韻會》桑經切《正韻》先靑切,音星。《說文》醉解也。《左傳·僖二十三年》醒,以戈逐子犯。《前漢·蓋寬饒傳》次公醒而狂,何必酒也。《楚辭·漁父》衆人皆醉我獨醒。又《增韻》夢覺也。又《廣韻》蘇挺切《集韻》《韻會》銑挺切《正韻》息井切,星上聲。義同。又《廣韻》蘇佞切《集韻》《韻會》新佞切《正韻》息正切,星去聲。《韓愈·東都遇春詩》朝曦入牖來,鳥喚昏不醒。又《字彙補》子淸切,音精。星名。《孫氏瑞應圖》大醒,景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