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步元来天地阔,扪心自是鬼神知

退步元来天地阔,扪心自是鬼神知

诗句读音
扪心自是鬼神知平仄:平 平 仄 仄 仄 平 平
韵脚:上平五支
拼音: mén xīnzì shìguǐ shénzhī|zhì
退步元来天地阔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仄
拼音: tuì bùyuán láitiān dìkuò

退步元来天地阔,扪心自是鬼神知释义

【扪心】胸口。表示反省。北齐颜之推《神仙》诗:“镜中不相识,捫心徒自怜。”唐卢纶《雪谤后书事上皇甫大夫》诗:“览镜愁将老,捫心喜復惊。”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此事不以口舌争,君捫心清夜,先自问其何如。”滇剧《闯宫》:“你所做下的罪孽,扪心想想,也应拔剑自杀!”典

【自是】自以为是。《老子》:“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吕氏春秋·察今》:“人以自是,反以相诽。”唐韩愈《伯夷颂》:“彼独非圣人而自是如此。”清孙嘉淦《三习一弊疏》:“骄泰即自是之谓也。”2.自然是;原来是。唐杜甫《古柏行》:“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唐李商隐《咸阳》诗:“自是当时天帝醉,不关秦地有山河。”宋陆游《读近人诗》诗:“琢琱自是文章病,奇险尤伤气骨多。”董必武《吊赵一曼烈士》诗:“自是中华好儿女,珠河血迹史千秋。”3.从此。《国语·周语上》:“自是荒服者不至。”《史记·儒林列传》:“自是之后

【鬼神】神的合称。《易·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礼记·仲尼燕居》:“鬼神得其饗,丧纪得其哀。”孔颖达疏:“鬼神得其饗者,谓天神人鬼各得其饗食也。”唐韩愈《原鬼》:“无声与形者,鬼神是也。”清姚衡《寒秀草堂笔记》卷三:“夫古人作书垂后……亦鉴及后人之无赖,故徐引其机,以待有心者之自为觉悟,庶不蹈妄传之戒,为鬼神所忌耳。”2.泛指神灵、精气。《史记·五帝本纪》:“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张守节正义:“鬼之灵者曰神也。鬼神曰山川之神也。”《史记·五帝本纪》:“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

【知】〔古文〕《唐韻》陟离切《集韻》《韻會》珍離切《正韻》珍而切,智平聲。《說文》詞也。从口从矢。《徐曰》知理之速,如矢之疾也。又《玉篇》識也,覺也。《增韻》喩也。《易·繫辭》百姓日用而不知。《書·臯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又漢有見知法。《史記·酷吏傳》趙禹與張湯論定諸律令,作見知法。《註》吏見知不舉劾爲故縱。又相交曰知。《左傳·昭四年》公孫明知叔孫于齊。《註》相親知也。又《昭二十八年》魏子曰:昔叔向適鄭,鬷蔑一言而善,執手遂如故知。《楚辭·九歌》樂莫樂兮新相知。又《爾雅·釋詁》匹也。《詩·檜風》樂子之無知。《

【退步】向后走;后退。《五灯会元·雪峰存禅师法嗣·玄沙师备禅师》:“师与泉守在室中説话,有一沙弥揭帘入见,却退步而出。”《三国演义》第五一回:“如前军得胜,只顾向前追赶,直待鸣金,方许退步。”《天雨花》第二九回:“仪贞急急退步,早被血喷满头面。”鲁迅《书信集·致韦素园》:“退步须从两面退。倘我退一步而他进一步,就只好拔出拳头来。”2.抽身引退。宋李之彦《东谷所见·贪欲》:“予年近七旬,儘宜省事乐閒,息心退步。”《三国演义》第六八回:“大王位极人臣,何不退步,跟贫道往峨嵋山中修行?”《花城》1981年第5期:“本来

【元来】来。唐张鷟《游仙窟》:“元来不见,他自寻常;无故相逢,却交烦恼。”唐孙棨《赠妓人王福娘》诗:“谩图西子为粧样,西子元来未得如。”2.来源,出处。清方苞《书老子传后》:“著其子焉,著其孙焉,著其孙之元来焉,於其子孙元来仍著其爵焉。”3.表示发现原先不知的情况。唐方干《题赠李校书》诗:“却是偶然行未到,元来有路上寥天。”《古尊宿语录》卷二十:“子细看时,元来青布幔里有人。”元耶律楚材《万松老人琴谱》诗:“元来底许真消息,不在絃边与指边。”清洪昇《长生殿·觅魂》:“元来只隔着弱水三千,溟渤风烟,在那麟凤洲偏,蓬

【天地】指自然界或社会。《荀子·天论》:“星队木鸣,国人皆恐……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者也。”《庄子·天地》:“天地虽大,其化均也。”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唐柳宗元《封建论》:“天地果无初乎?吾不得而知之也。”清吴伟业《避乱》诗之一:“归去已乱离,始忧天地小。”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我本来每天写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大约天地间写着这种日记的人们很不少。”2.犹天下。《文选·张衡<南都赋>》:“方今天地之睢剌,帝乱其政,豺虎肆虐,真人革命之秋也。”李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