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非承乏,操持必去嫌
推荐非承乏,操持必去嫌释义
【操持】握持;掌握。《汉书·苏武传》:“﹝苏武﹞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唐裴铏《传奇·曾季衡》:“季衡曰:‘此物虽非珍异,但贵其名如意,愿长在玉手操持耳。’”明张居正《谢召见疏》:“人臣之道,必秉公为国,不恤其私,乃谓之忠……迨登仕籍以来,业业操持,未尝有坠。”骆宾基《由于爱》:“他们也确以为未来的民族光荣和国运是操持在他们的手里了。”2.执掌,掌管。《管子·版法解》:“凡法事者,操持不可不正。操持不正,则听治不公。”《世说新语·品藻》“王夷甫云閭丘冲”刘孝标注引晋荀绰《兖州记》:“冲操持文案,必引经誥
【去】《唐韻》《集韻》《韻會》丘據切,墟去聲。《說文》人相違也。《廣韻》離也。《增韻》來去,離去,去就之去。《玉篇》行也。《史記·莊助傳》汲黯招之不來,麾之不去。又棄也。《後漢·申屠剛傳》愚聞人所歸者,天所與。人所畔者,天所去也。又《唐韻》羌舉切《集韻》《韻會》口舉切《正韻》丘舉切,墟上聲。《集韻》徹也。又藏也。《前漢·蘇武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註》去,收藏也。又《集韻》或作弆。《前漢·遵傳》遵善書,與人尺牘,皆藏弆以爲榮。《註》弆,亦藏也。又《韻會》《正韻》丘於切,音墟。疾走。《正字通》同驅。《詩·小雅
【嫌】《廣韻》戸兼切《集韻》《韻會》賢兼切《正韻》胡兼切,協平聲。《說文》不平於心也。一曰疑也。《禮·曲禮》禮者,所以定親疎,决嫌疑也。《又》禮不諱嫌名。《後漢·馮異傳》帝曰:將軍何嫌何疑,而有懼意。《唐書·尉遲敬德傳》秦王謂尉遲敬德曰:丈夫意氣相期,勿以小嫌介意。 《集韻》或作慊。
【推荐】介绍好的人或事物希望被任用或接受。《汉书·王莽传上》:“收赡名士,交结将相卿大夫甚众。故在位者更推荐之。”唐杜甫《送魏司直充岭南掌选崔郎中判官》诗:“才美膺推荐,君行佐纪纲。”明唐寅《送陶大痴分教抚州序》:“士赖故人知己之推荐而后达。”冰心《<儿童文学剧本选>后记》:“在编选过程中,一些省、市出版社,文艺刊物,特别是一些儿童剧院,为我们推荐了为孩子们所喜爱的剧本。”
【非】《唐韻》甫微切《集韻》《韻會》匪微切,音飛。《說文》違也。从飛下翄,取其相背。《玉篇》不是也。《書·說命》無恥過作非。《易·繫辭》辨是與非。又《玉篇》下也。又《玉篇》隱也。又《增韻》訾也。《孝經·五章》非聖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又《玉篇》責也。《前漢·魏相傳》使當世責人非我。又山名。《山海經》非山之首,其上多金玉。又姓。《風俗通》非子,伯益之後。又《集韻》《韻會》《正韻》尾切,音斐。《集韻》本作誹。謗也。《前漢·食貨志》不入言而腹非。《史記·平準書》作腹誹。又《鼂錯傳》非謗不治。《註》非,讀曰誹。又《韻會
【承乏】空缺的职位。后多用作任官的谦词。《左传·成公二年》:“敢告不敏,摄官承乏。”杜预注:“言欲以己不敏,摄承空乏。”晋潘岳《秋兴赋》:“摄官承乏,猥厕朝列。”《新唐书·百官志三》:“乐彦瑋为大夫,以尝召两御史,乃加副承詔一人,闕则殿中承乏。”宋宗泽《贤乐堂记》:“宣和六年春,朝廷以僕承乏郡贰。”明陆垹《篑斋杂著·皁隶银》:“予承乏是司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