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衙归逼夜,拜表出侵晨

退衙归逼夜,拜表出侵晨

诗句读音
拜表出侵晨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拼音: bài biǎochūqīn chén
退衙归逼夜平仄:仄 平 平 平 仄
韵脚:去四十禡
拼音: tuìyáguībīyè

退衙归逼夜,拜表出侵晨释义

【拜表】章。三国魏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谨拜表并献诗二篇。”晋李密《陈情事表》:“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唐韩愈《感春》诗之四:“前随杜尹拜表迴,笑言溢口何欢咍。”清曹寅《闻恢复长沙志喜》诗之一:“将军敬拜表,天子喜披书。”2.对神拜献祈祷文。《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爱子王雱病疽而死,荆公痛思之甚,招天下高僧设七七四十九日斋醮,荐度亡灵。荆公亲自行香拜表。”

【出】《唐韻》赤律切《集韻》《韻會》《正韻》尺律切,春入聲。《說文》進也。《廣韻》見也,遠也。《增韻》出入也,吐也,寫也。又生也。《爾雅·釋訓》男子謂姊妹之子爲出。《左傳·成十三年》康公,我之自出。《註》秦康公,晉之甥也。又《周禮·秋官·大司》其不能改而出圜土者殺。《註》出謂越獄逃亡也。又《增韻》斥也。《正韻》亦作黜絀。又《唐韻》《集韻》《韻會》尺類切《正韻》蚩瑞切,推去聲。自中而外也。又《正韻》凡物自出,則入聲。非自出而出之,則去聲。然亦有互用者。又叶尺僞切,吹去聲。《詩·小雅》匪舌是出,維躬是瘁。又叶敕律切

【侵晨】亮时,拂晓。《三国志·吴志·吕蒙传》:“侵晨进攻,蒙手执枹鼓,士卒皆腾踊自升,食时破之。”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绍兴三十一年七月二十六日侵晨,日出如在水面,色淡而白。”《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次日侵晨,李社长写了状词,同女婿到开封府来。”周而复《白求恩大夫》十一:“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十二日,侵晨五时二十分,一线曙光从北中国战场上透露出来,东方泛着鱼肚色。”汉

【退】〔古文〕《集韻》《韻會》《正韻》吐內切,推去聲。《玉篇》郤也。《禮·表記》君子三揖而進,一辭而退,以遠亂也。《左傳·僖二十五年》退一舍而原降。又《玉篇》去也。《老子·道德經》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又遜讓也。《禮·曲禮》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後漢·鍾皓傳》好學慕古,有退讓風。又進退人才,猶言用舍也。《禮·檀弓》君子進人以禮,退人以禮。又返也。《屈原·離騷》退將復修吾初服。《前漢·董仲舒傳》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臨政願治,不如退而更化。又如柔貌。《禮·檀弓》其中退然如不勝衣。又《正字通》吐困切。與褪同

【衙】《唐韻》五加切《集韻》《韻會》牛加切,音牙。《廣韻》衙府。《類篇》古者軍行有衙,尊者所在,後人因以所治爲衙。又《玉篇》衙。參也。《篇海》早晚衙集也。又《唐書·儀衞志》唐制,天子居曰衙。又地名。《史記·秦本紀註》《地理志》,馮翊有衙縣。又姓。《通志·氏族略》衙氏,嬴姓,秦穆公子食采于衙,因氏焉。漢有長平令衙卿。《晉書·惠帝紀》河閒王顒遣將衙博擊李特于蜀。又《廣韻》語居切,音魚。衙衙,行貌。《宋玉·九辨》導飛廉之衙衙。又《玉篇》疎遠貌。又《韻補》牛何切,叶音俄。《韓愈詩》頷頭可其奏,送以紫玉珂。詆欺劉天子,正

【逼】《廣韻》彼側切《集韻》《韻會》筆力切,音偪。《說文》近也。《廣韻》迫也。《正韻》驅也。 《集韻》或作偪。詳人部偪字註。

【夜】〔古文〕《唐韻》羊謝切《集韻》《韻會》寅謝切《正韻》寅射切,耶去聲。日入爲夜,與晝對。《夏小正》時有養夜。《註》猶言永夜也。《周禮·秋官·司寤氏》以星分夜,以詔夜士夜禁。《衞宏·漢舊儀》晝漏盡,夜漏起,省中黃門持五夜。《註》晝有朝禺中晡夕,夜有甲乙丙丁戊。漢制,金吾掌宮外,戒非常,惟元夜弛禁,前後各一日,謂之放夜。又宣夜,窺天之器。《蔡邕·釋誨》言天體者有三,一曰周髀,二曰宣夜,三曰渾天。又夜明,祭月之坎。《禮·祭法》夜明,祭月也。又武宿夜,武舞曲名。《禮·祭統》舞莫重於武宿夜。又子夜,晉曲名。《樂府·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