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身抛乱世,策杖归真主

脱身抛乱世,策杖归真主

诗句读音
脱身抛乱世平仄:平 平 平 仄 仄
拼音: tuō shēnpāoluàn shì
策杖归真主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韵脚:上九麌
拼音: cè zhàngguī zhēnzhǔ

脱身抛乱世,策杖归真主释义

【脱身】摆脱。《史记·项羽本纪》:“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唐皎然《早春书怀李少府》诗:“脱身投彼岸,吊影念生涯。”《水浒传》第四六回:“倘或入城事发拿住,如何脱身?”《红楼梦》第一一七回:“寳玉见王夫人来了,明知不能脱身,只得陪笑。”鲁迅《故事新编·铸剑》:“眉间尺遇到这样的敌人,真是怒不得,笑不得,只觉得无聊,却又脱身不得。”汉

【抛】《唐韻》匹交切《集韻》《韻會》《正韻》披交切,音脬。《說文》棄也。《廣韻》擲也。又《唐韻》匹貌切《集韻》《韻會》《正韻》披敎切,音砲。義同。又軍中以機發石曰拋車。《後漢·袁紹傳》曹操發石車擊紹軍中,呼曰霹靂車。《註》卽今拋車也。《唐書·高麗傳》李勣列拋車飛大石,所當輒潰。《集韻》別作。又《說文》或从手票聲。通用摽。詳摽字註。又《集韻》《韻會》《正韻》或作抱。詳抱字註。

【乱世】不安定的时代。《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唐杜甫《宿凿石浦》诗:“穷途多俊异,乱世少恩惠。”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专凭风景来说,这里真值得被称为乱世的桃源。”2.扰乱社会。燕谷老人《续孽海花》第四七回:“他曾经弹劾过强学会伪学乱世,所以反对主张变法的人也来拉拢他。”

【策杖】拄杖。也称杖策。三国魏曹植《苦思行》:“策杖从我游,教我要忘言。”唐杜甫《戏题寄上汉中王》诗之二:“策杖时能出,王门异昔游。”仇兆鳌注:“慈水姜氏曰:杖策者,策杖而行……则古人於杖,虽少年皆用之矣。”唐白居易《残春晚起伴客笑谈》诗:“策杖强行过里巷,引盃闲酌伴亲宾。”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十一:“公(司马光)不喜肩舆,山中亦乘马,路险,策杖以行。”《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八:“﹝冯京﹞思欲静坐养神,乃策杖徐步入后园中。”清顾炎武《与胡处士庭访北齐碑》诗:“策杖向郊坰,幽人在巖户。”

【归真】的状态。汉班固《东都赋》:“遂令海内弃末而反本,背伪而归真。”南朝梁谢镇之《重与顾道士书》:“灭俗归真,必反其俗。”唐刘长卿《故女道士婉仪太原郭氏挽歌词》:“作范宫闈睦,归真道艺超。”2.佛教语。谓死。后泛称人的死亡。《释氏要览·送终·初亡》:“释氏死谓涅盘、圆寂、归真、归寂、灭度、迁化、顺世,皆一义也。”唐杨炯《温江县令任晃神道碑》:“百年夭枉,一旦归真。”宋苏轼《宝月大师塔铭》:“莹然摩尼,归真於土。”清赵翼《王惺园相公挽诗》:“鼇项科名位秉钧,何期致政遽归真。”

【主】〔古文〕丶宔《唐韻》之庾切《集韻》《韻會》《正韻》腫庾切,音麈。君也。《董仲舒·賢良策》行高而恩厚,知明而意美。愛民而好士,可謂誼主矣。《呂氏春秋》朝臣多賢,左右多忠,如此者,國日安,主日尊,天下日服,此所謂吉主也。又大夫之臣,稱其大夫曰主。《左傳·昭二十八年》成鱄對魏舒曰:主之舉也,近文德矣。又天子女曰公主。周制,天子嫁女,諸侯不自主婚,使諸侯同姓者主之,故謂之公主。又賔之對也。《禮·檀弓》賔爲賔焉,主爲主焉。又《左傳·僖三十年》燭之武見秦伯曰:若舍鄭以爲東道主。《註》鄭在秦之東也。又宰也,守也,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