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饰服章改,流光颜貌非

外饰服章改,流光颜貌非

诗句读音
外饰服章改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韵脚:上十五海
拼音: wài shìfú zhānggǎi
流光颜貌非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韵脚:上平八微
拼音: liúguāng yánmàofēi

外饰服章改,流光颜貌非释义

【外饰】饰外表;虚饰。《易·履》“履道坦坦”三国魏王弼注:“履道尚谦,不喜处盈,务在至诚,恶夫外饰者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南间贫素,皆事外饰,车乘衣服,必贵齐整,家人妻子,不免飢寒。”唐颜真卿《让宪部尚书表》:“若受任失守,还朝屡迁,示国无刑,於臣大损;非敢外饰,实披至诚。”宋曾巩《太子右司御沉君墓志铭》:“君为人质朴无外饰,其居乡閭,宽然长者也。”汉

【服章】古代表示官阶身份的服饰。《左传·宣公十二年》:“君子小人,物有服章。”杜预注:“尊卑别也。”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闻义里》:“观其贵贱,亦有服章。”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中:“政和间,议者谓朝廷製为服章,所以异高卑、别上下,则服之与章,其制相须。”2.泛指服饰,衣冠。晋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出家》:“变俗则服章不得与世典同礼,遯世则宜高尚其跡。”唐白行简《李娃传》:“时也适遇生之父在京师,与同列者易服章,窃往观焉。”典

【流】〔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求切,音留。《說文》水行也。《爾雅·釋言》流,覃也。《疏》謂水之流,必相延及。《詩·大雅》如川之流。又《爾雅·釋詁》流,擇也,求也。《詩·周南》左右流之。又下也。《詩·豳風》七月流火。又流漫無節制也。《禮·樂記》樂勝則流。又《書·禹貢》二百里流。《禮·王制》千里之外曰采,曰流。又放也。《書·舜典》流宥五。又視不端諦曰流。《左傳·成六年》鄭伯視流而行速。又走也。《戰國策》楚襄王流淹于城陽。《註》謂走而自匿。又《周禮·冬官·玉人註》鼻勺曰流,凡流皆爲龍口。又《前漢·食

【光颜】对面颜的敬称。《无量寿经》卷上:“今日世尊诸根悦豫,姿色清浄,光颜巍巍如明浄镜。”

【非】《唐韻》甫微切《集韻》《韻會》匪微切,音飛。《說文》違也。从飛下翄,取其相背。《玉篇》不是也。《書·說命》無恥過作非。《易·繫辭》辨是與非。又《玉篇》下也。又《玉篇》隱也。又《增韻》訾也。《孝經·五章》非聖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又《玉篇》責也。《前漢·魏相傳》使當世責人非我。又山名。《山海經》非山之首,其上多金玉。又姓。《風俗通》非子,伯益之後。又《集韻》《韻會》《正韻》尾切,音斐。《集韻》本作誹。謗也。《前漢·食貨志》不入言而腹非。《史記·平準書》作腹誹。又《鼂錯傳》非謗不治。《註》非,讀曰誹。又《韻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