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使戎心伏,旁资帝道平

外使戎心伏,旁资帝道平

诗句读音
外使戎心伏平仄:仄 仄 平 平 平
韵脚:去四十九宥
拼音: wài shǐróng xīnfú
旁资帝道平平仄:平 平 仄 仄 平
韵脚:下平二仙
拼音: páng zīdì dàopíng

外使戎心伏,旁资帝道平释义

【外使】出或进入的使者。《左传·哀公六年》“潜师闭涂”晋杜预注:“潜师,密发也。闭涂,不通外使也。”典

【戎心】侵的野心。《国语·晋语一》:“疆埸无主,则啟戎心。”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襄阳始末》:“事有适值,必生戎心,詎容以疆场小小交兵视之哉!”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今藎臣骑箕,戎心日肆。”

【旁资】1.横向征询。《隋书·李德林传》:“盖上稟睿后,旁资羣杰,牧商鄙贱,屠钓幽微,化为侯王,皆由此也。”2.就近资助。《新唐书·权德舆传》:“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於东南。”

【帝道】1.古指理想的帝王治国之道。《庄子·天道》:“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史记·商君列传》:“吾説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唐王翰《奉和圣制乐游园宴》:“未极人心畅,如何帝道明。”2.帝位。

【平】〔古文〕《唐韻》符兵切《集韻》《韻會》蒲兵切《正韻》蒲明切,音苹。《說文》平,語平舒也。《廣韻》平,正也。《增韻》平,坦也。《易·泰卦》无平不陂。又《廣韻》平,和也。《書·堯典》平章百姓。《傳》平和章明。《疏》和協顯明於百官之族姓。又成也。謂解恕和好也。《爾雅·釋詁》平,成也。《春秋·宣十五年》宋人及楚人平。《穀梁傳》平者,成也。善其量力而反義也。《註》各自知其力,不能相制,反共和之義。《左傳疏》平者,和也。言其先不平,而今始平。又治也。《書·大禹謨》地平天成。《傳》水土治曰平。《詩·小雅》原隰旣平。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