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机心皎皎,乐善意循循
忘机心皎皎,乐善意循循释义
【乐】《唐韻》五角切《集韻》《韻會》《正韻》逆角切,音岳。《說文》五聲八音之總名。《書·舜典》夔,命女典樂,敎胄子。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易·豫卦》先王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禮·樂記》大樂與天地同和。又鐘鼓、羽籥、干戚,樂之器也。屈伸、俯仰、綴兆、舒疾,樂之文也。《孝經》移風易俗,莫善于樂。又姓。《左傳》晉大夫樂王鮒,《戰國策》燕樂毅。複姓。《孟子》樂正裘。又《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各切,音洛。喜樂也。《通論》喜者主於心,樂者無所不被。《易·繫辭》樂天知命。《孟子》與民同
【善意】1.好心;好意。《孔丛子·抗志》:“费子扬谓子思曰:‘吾念周室将灭,泣涕不可禁也。’子思曰:‘然,此亦子之善意也。’”《汉书·苏建传》:“﹝建﹞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宋欧阳修《赠刑部尚书余襄公神道碑铭》:“公以谓智高,交趾叛者,宜听出兵,毋沮其善意。”巴金《寒夜》八:“那个苍白脸的女人含笑招呼道,脸上露出一点惊讶的表情,不过人可以看出来这是带善意的。”2.善于推测、计虑。汉王充《论衡·知实》:“东郭牙善意以知国情,子贡善意以得货利。”3.佛教指同佛门结下缘分。《三慧经》:“善意如电,来即明,去便復冥。”
【忘机】消除机巧之心。常用以指甘于淡泊,与世无争。唐王勃《江曲孤凫赋》:“尔乃忘机絶虑,怀声弄影。”宋司马光《花庵独坐》诗:“忘机林鸟下,极目塞鸿过,为问市朝客,红尘深几何?”明何景明《雨后》诗:“沙头莫相识,与尔久忘机。”清俞国贤《归来》诗:“荒圃一区行灌亩,遗书几卷坐忘机。”郭沫若《文艺论集·<少年维特之烦恼>序引》:“我完全忘机于幽居的情趣之中。”漢
【心】《唐韻》息林切《集韻》《韻會》《正韻》思林切。《說文》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說以爲火藏。《徐曰》心爲大火,然則心屬火也。《玉篇》《廣韻》訓火藏。又《荀子·解蔽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又《釋名》心,纖也。所識纖微無不貫也。又本也。《易·復卦》復其見天地之心乎。《註》天地以本爲心者也。《正義曰》言天地寂然不動,是以本爲心者也。《禮·禮器》如松柏之有心也。《註》得氣之本也。《孔疏》得氣之本,故巡四時,柯葉無凋攺也,心謂本也。又中也。心在身之中。《詩序》情動于中。
【皎皎】清白貌。《诗·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三国魏曹植《蝉赋》:“皎皎贞素,侔夷节兮。帝臣是戴,尚其洁兮。”宋曾巩《明妃曲》之一:“喧喧杂虏方满眼,皎皎丹心欲语谁?”明杨珽《龙膏记·邪萌》:“美目娟娟,涵着一泓秋水;芳颜皎皎,带着几度清风。”郭沫若《满江红·赞南京路上好八连》词:“不染纤尘,南京路八连皎皎。尽教你,染缸多大,糖衣多巧。”2.明亮貌。《楚辞·远游》:“时髣髴以遥见兮,精皎皎以往来。”《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敦煌曲子词·菩萨蛮》:“盈盈江上女,两两溪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