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往独自语,天帝相唯诺
往往独自语,天帝相唯诺释义
【往往】1.常常。《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及如荀卿、孟子、公孙固、韩非之徒,各往往捃摭《春秋》之文以著书,不可胜纪。”唐曹唐《刘晨阮肇游天台》诗:“往往鷄鸣巖下月,时时犬吠洞中春。”清顾炎武《菰中随笔》:“汉之能吏多出掾史,唐节度所辟书记,亦往往入而为大官。”巴金《家》十五:“近来常常咳嗽,夜里往往失眠,心里总是痛。”2.处处。《管子·度地》:“令下贫守之,往往而为界,可以毋败。”《魏书·尧暄传》:“初,暄使徐州,见州城楼观,嫌其华盛,乃令往往毁撤,由是后更损落。”元萨都剌《皂林道中》诗:“行行水竹与云林,往
【独自】一个人;单独。五代齐己《怀洞庭》诗:“中宵满湖月,独自在僧楼。”宋王安石《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老舍《茶馆》第一幕:“马五爷在不惹人注意的角落,独自坐着喝茶。”2.唯独;单单。唐刘禹锡《浪淘沙》词:“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唐刘湾《即席赋露中菊》诗:“受气何曾异,开花独自迟。”《红楼梦》第九十回:“﹝岫烟﹞想起‘许多姐妹们在这里,没有一个下人敢得罪他的,独自我这里,他们言三语四……’想来想去,终是没意思。”
【语】《唐韻》魚舉切《集韻》偶舉切《韻會》魚許切《正韻》偶許切,魚上聲。《說文》論也。《徐曰》論難曰語。語者,午也。言交午也。吾言爲語,吾,語辭也。言者直言,語者相應答。《釋名》敘也。敘己所欲說也。《易·頤卦》君子以愼言語,節飮食。《詩·大雅》于時言言,于時語語。《疏》直言曰言,謂一人自言。答難曰語,謂二人相對。《禮·雜記》三年之喪,言而不語。《註》言,自言己事也。語,爲人論說也。《家語》孔子之郯,遭程子于塗,傾蓋而語終日。又國名。《別國洞冥記》勒畢國人長三寸,有翼,善言語戲笑,因名善語國。又《廣韻》牛倨切《集
【天帝】指上帝。《荀子·政论》:“居如大神,动如天帝。”汉刘向《说苑·正谏》:“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白龙上诉天帝。”唐李白《枯鱼过河泣》诗:“谁使尔为鱼,徒劳诉天帝。”清唐甄《潜书·得师》:“﹝天子﹞居位如天帝,失位不如农夫。”2.皇帝。宋叶适《通直郎致仕总干黄公行状》:“今以蓬门被云汉之章,野人致天帝之问,吾为赖宠乎!”3.星名。又称帝星,北极五星之最明者。典
【相】《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音襄。《說文》省視也。又《廣韻》共也。《正韻》交相也。《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公羊傳·桓三年》胥命者何,相命也。《註》胥,相也。相與胥音別義通。又質也。《詩·大雅》追琢其章,金玉其相。又相思,木名。《左思·吳都賦》相思之樹。《註》大樹也。東冶有之。又《唐韻》《正韻》息亮切,襄去聲。《爾雅·釋詁》視也。《左傳·隱十一年》相時而動。又《集韻》助也。《易·泰卦》輔相天地之宜。《書·立政》用勱相我國家。又《爾雅·釋詁》導也。又勴也。《註》謂贊勉。《疏》鄉飲酒云:
【唯诺】亦作“唯喏”。1.应答。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吾观《礼经》,圣人之教:箕帚匕箸,咳唾唯诺,执烛沃盥,皆有节文,亦为至矣。”《水浒传》第八一回:“李师师执盏擎杯,亲与燕青回酒谢唱,口儿里悠悠放出些妖嬈声嗽,来惹燕青;燕青紧紧的低了头,唯喏而已。”《老残游记》第十五回:“老残听得没头没脑,答应不是,不答应又不是,只好念糊唯诺。”2.形容卑恭顺从。唐韩琬《御史台记·来俊臣》:“﹝周綝﹞惧俊臣莫敢西顾,但视东唯诺而已。”元胡长孺《耕渔乐赠金华相士》诗:“长官怒駡沸於爚,口自唯诺心自怍。”鲁迅《华盖集·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