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

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

诗句读音
望蔚然深秀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拼音: wàngwèi ránshēn xiù
琅琊山也平仄:平 平 平 仄
韵脚:上三十五馬
拼音: láng yá1yě

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释义

【望】〔古文〕《唐韻》《正韻》巫放切《集韻》《韻會》無放切,音。《說文》出亡在外,望其還也。从亡,朢省聲。《釋名》望,惘也,視遠惘惘也。《詩·邶風》瞻望弗及。又《詩·大雅》令聞令望。《疏》爲人所觀望。又《孟子》望望然去之。《趙岐註》慚愧之貌也。《朱傳》去而不顧之貌。又《博雅》覗也。《韻會》爲人所仰曰望。又責望。又怨望。又祭名。《書·舜典》望于山川。《傳》皆一時望祭之。《公羊傳·僖三十一年》望者何,望祭也。又《廣韻》《集韻》《韻會》武方切《正韻》無方切,音亡。義同。《詩·小雅》萬夫所望。《釋文》協韻音亡。又《釋名

【蔚然】茂密貌。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山南有古冢,陵柏蔚然。”唐柳宗元《永州八记·袁家渴记》:“山皆美石,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宋欧阳修《醉翁亭记》:“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苏曼殊《遯迹记》:“池流清净,草木蔚然。”2.文采华美。南朝宋谢灵运《答纲琳二法师书》:“藻丰论博,蔚然满目。”唐柳宗元《答贡士萧纂欲相师书》:“见何旨趣之博大,词采之蔚然乎!”清顾炎武《赠萧文学企照》诗:“率尔好为文,蔚然富枝叶。”

【深秀】1.指山色幽深秀丽。宋欧阳修《醉翁亭记》:“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明宋濂《琅琊山游记》:“惜乎山皆童而无蔚然深秀之趣。”2.指文句清雅。清王夫之《薑斋诗话》卷三:“刘杜三虽早託胎於竟陵,而不全堕彼法,往往有深秀之句。”清戴名世《<陈大士稿>序》:“大士之文雄浑深秀。”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一:“词学程序,先求妥贴、停匀,再求和雅、深秀,乃至精稳、沉著。”

【琅琊】见“琅邪”。

【山】《廣韻》所閒切《集韻》《韻會》師閒切《正韻》師姦切,與刪音同。《說文》山宣也。宣氣散生萬物,有石而高也。《徐曰》象山峰起之形。《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書·禹貢》奠高山大川。《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周禮》謂之鎮。《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又《山海經》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今隴西甘肅玉門外,其地也。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則禹貢

【也】〔古文〕《唐韻》羊者切《集韻》《正韻》以者切,音野。語已辭。《說文徐註》語之餘也。凡言也,則氣出口下而盡。《玉篇》所以窮上成文也。《廣韻》語助之終。柳宗元曰:決辭也。又發語辭。《岑參詩》也知鄕信曰應疎。又姓。明也伯先。又《劉攽曰》詞人多以也字作夜音讀。《杜甫詩》靑袍也自公,是也。又《正韻》養里切,同迤。又《六書正譌》古文匜字。註詳匚部三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