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想不须强灭,真如何必希求
诗句 | 读音 |
---|---|
真如何必希求 | 平仄:平 平 平 仄 平 平 拼音: 1rúhé bìxī qiú |
妄想不须强灭 | 平仄:仄 仄 平 平 仄 仄 拼音: wàng xiǎngbù|fǒuxūqiáng|qiǎng|jiàng4 |
妄想不须强灭,真如何必希求释义
【真】同眞。俗字。
【何必】1.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年钧择贤,义钧则卜,古之道也。非适嗣,何必娣之子?”三国魏嵇康《秀才答》诗之三:“都邑可优游,何必栖山原?”《朱子语类》卷一一六:“若既知悔,后次改便了,何必常常恁地悔!”巴金《灭亡》第十章:“你还有很长的时间,又何必急急于一时呢?”2.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未必。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语资》:“歷城房家园,齐博陵君豹之山池,其中杂树森竦,泉石崇邃……公语参军尹孝逸曰:‘昔季伦金谷山泉,何必踰此?’”唐张祜《题孟处士宅》诗:“高才何必贵?下位不妨贤。”
【希求】求。唐元稹《代谕淮西书》:“吴侍御弃丧背礼,捨父干君,诱聚师徒,希求爵位。”《再生缘》第三七回:“希求了结此生缘。”胡也频《到莫斯科去》:“她常常意识着--甚至于希求着在她的生命中应该有一种新的意义。”
【妄想】1.佛教语。谓妄为分别而取种种之相。《楞严经》:“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浄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唐权德与《送文畅上人东游》诗:“宗通知不染,妄想自堪哀。”2.胡思乱想。唐白居易《饮后夜醒》诗:“直至晓来犹妄想,耳中如有管絃声。”《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这也是你妄想了,侍妾闻知,岂不可笑!”丰子恺《放生》:“但我立刻感觉这种假想的可笑,就停止妄想。”3.不切实际的或非分的想法。宋陆游《山园草木四绝句》之一:“少年妄想今除尽,但爱清樽浸晚霞。”宋陆游《老马》诗
【不】〔古文〕《韻會》《正韻》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又《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又《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
【灭】〔古文〕《唐韻》亡列切《集韻》莫列切,音搣。《說文》盡也。《周禮·夏官》大司馬九代之,灋外內亂,鳥獸行,則滅之。《註》毀其宗廟社稷曰滅。又沒也。《易·大過》過涉滅頂。又火熄也。《書·盤庚》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嚮邇,其猶可撲滅。又《韻補》叶明祕切,音媚。《曹植·夏啓讚》大戰于甘,有扈以滅。威振諸侯,元功克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