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禹偁简介

王禹偁简介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巨野(今属山东)人。

晚贬知黄州,世称王黄州。

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登进士第,授成武主簿,迁大理评事,移知长洲。

端拱初,擢右拾遗,直史馆。

后拜左司谏、知制诰。

淳化二年(991),贬商州团练副使。

至道元年(995),任翰林学士,坐讪谤,以工部郎中出知滁州,改知扬州。

真宗即位,复知制诰,上书提出「谨边防」,「减冗兵,并冗吏」等事。

与修《太祖实录》,以直书史事,再贬出京,知黄州,徙蕲州。

咸平四年卒,年四十八。

《宋史》与《东都事略》有传。

禹偁性刚直,遇事敢言,以直躬行道为己任,曾三次遭贬黜。

著有《小畜集》。

苏轼所撰《王元之画像赞并序》,称他「以雄文直道独立当世」,耿然如秋霜夏日,不可狎玩」,反对宋初浮靡文风,提倡平易朴素,其诗文清丽可爱,颇受后人推重。

王禹偁是宋初作家中成就较高者,他在诗、文两方面的创作都较为突出,促进了宋初诗风、文风的变革。

宋初诗派林立,但主要是“白体”、“西昆体”、“晚唐体”三家。

王禹偁属“白体”。

王禹偁相关资料

王禹偁生平

王禹偁,出身贫寒,《东都事略》和《宋史·本传》都说他世为农家,《邵氏闻见后录》谓“其家以磨面为生”。王禹偁九岁能文,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登进士第,授成武县(今属山东)主簿,迁大理评事。次年,改任长洲(今江苏苏州)知县。他对仕途充满抱负,曾在《吾志》诗中表白:“吾生非不辰,吾志复不卑,致君望尧舜,学业根孔姬”。王禹偁为人刚直,誓言要“兼磨断佞剑,拟树… 详细介绍

王禹偁文学主张

王禹偁是宋初作家中成就较高者,他在诗、文两方面的创作都较为突出,促进了宋初诗风、文风的变革。宋初诗派林立,但主要是“白体”、“西昆体”、“晚唐体”三家。王禹偁属“白体”。 古文 他是北宋初期首先起来反对唐末以来浮靡文风,提倡平易朴素的优秀作家之一。王禹偁提倡“句之易道,义之易晓”(《答张扶书》),反对艰深晦涩,雕章琢句,为后来的欧阳修、梅尧臣等人的诗文革新运… 详细介绍

王禹偁的热门古诗

又和仲咸谑成口号以代优人之句

就转专城喜气舒,开筵应待雨晴初。又淹駮正春坊笔,为重循良刺史车。事简郡斋唯捡药,夜长铃合只看书。好倾官酝招闲客,篱畔金英尚有余。

荥阳怀古

纪信生降为沛公,草荒孤垒想英风。汉家青史缘何事,却道萧何第一功。

秋莺歌

淮南八月尚有莺,关关无异来时声。东风抬举如篁舌,何事经秋犹未绝。饥鸶病鹤亦能鸣,凤鸟不听何处说。

回襄阳周奉礼同年因题纸尾

武关西畔路巉岩,两月劳君寄两缄。镜里想添新白发,箧中犹贮旧青衫。扶头酒好无辞醉,缩项鱼多且放馋。譬似元和张太祝,十年不改旧官衔。

送筇杖与刘湛然道士

有客遗竹杖,九节共一枝。鹤脰老更长,龙骨乾且奇。我问何所来,来从西南夷。因思汉武帝,求此民力疲。明明圣天子,德教加四维。蛮貊尽臣妾,县道皆羁縻。僰僮与笮马,入贡何累累。此竹日已贱,轻视如蒿藜。我年三十七,血气未全衰。况在紫微垣,动为簪笏羁。倚壁如长物,岁月无所施。寸心空爱惜,惜此来天涯。忽承明主诏,来谒太一祠。再见刘先生,气貌清且羸。持此以为赠,所谓得其宜。少助橘童力,好引花鹿随。步月莫离手,看山聊搘颐。微物懒致书,故作筇竹诗。

王禹偁的诗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