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有感注释版
- 54 次浏览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guī)弟妹。
河南:唐时河南道,辖今河南省大部和山东、江苏、安徽三省的部分地区。关内:关内道,辖今陕西大部及甘肃、宁夏、内蒙的部分地区。阻饥:遭受饥荒等困难。浮梁大兄:白居易的长兄白幼文,贞元十四、五年(798—799年)间任饶州浮梁(今属江西景德镇)主簿。於潜七兄:白居易叔父白季康的长子,时为於潜(今浙江临安县)县尉。乌江十五兄:白居易的从兄白逸,时任乌江(今安徽和县)主簿。符离:在今安徽宿县内。白居易的父亲在彭城(今江苏徐州)作官多年,就把家安置在符离。下邽:县名,治所在今陕西省渭南县。白氏祖居曾在此。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jī)旅各西东。
时难年荒:指遭受战乱和灾荒。荒,一作“饥”。世业:祖传的产业。唐代初年推行授田制度,所授之田分“口分田”和“世业田”,人死后,子孙可以继承“世业田”。羁旅:漂泊流浪。
田园寥(liáo)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寥落:荒芜零落。干戈:古代两种兵器,此代指战争。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吊影:一个人孤身独处,形影相伴,没有伴侣。千里雁:比喻兄弟们相隔千里,皆如孤雁离群。辞根:草木离开根部,比喻兄弟们各自背井离乡。九秋蓬:深秋时节随风飘转的蓬草,古人用来比喻游子在异乡漂泊。九秋,秋天。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乡心:思亲恋乡之心。五处:即诗题所言五处。
参考资料:
望月有感注释版相关古诗注释
孤山寺北贾(jiǎ)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孤山寺:南北朝时期陈文帝(522~565)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华。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贾亭…
小娃撑小艇(tǐng),偷采白莲回。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艇:船。白莲:白色的莲花。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
平生心迹最相亲,欲隐墙东不为身。心迹:心里的真实想法。墙东:指隐居之地。身:自己。 明月好同三径(jìng)夜,绿杨宜作两家春。三径:语出陶潜《归去来辞》“三径就荒,风韵犹存”句…
孤山寺北贾(jiǎ)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孤山寺:南北朝时期陈文帝(522~565)初年建,名承福,宋时改名广华。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间,因与其他山不相接连,所以称孤山。贾亭…
历想为官日,无如刺史时。历:经过了的。无如:不如,比不上。 欢娱接宾客,饱暖及妻儿。 及:达到。 自到东都后,安闲更得宜。东都:历代王朝在原京师以东的都城。安闲:安静清闲;…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人间: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芳菲:盛开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艳盛的阳春景色。尽:指花凋谢了。山寺:指大林寺。始:才;刚刚。 长恨春归无觅(…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ān)。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唐教坊曲名。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谙:熟悉。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江花:…
满园花菊郁(yù)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郁金黄:花名,即金桂,这里形容金黄色的菊花似郁金黄。孤丛:孤独的一丛。 还似今朝(zhāo)歌酒席,白头翁(wēng)入少年场。 白头翁…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 按歌声:依照歌声的韵律打拍子。 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薰(xūn)笼坐到明。 红颜:此指宫宫女。恩:君恩。熏笼:覆罩香炉的竹笼。香炉用来熏衣被,…
绿蚁新醅(pēi)酒,红泥小火炉。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醅:酿造。绿蚁新醅酒:酒是新酿的酒。新酿酒未滤清时,酒面浮起酒渣,色微绿,细如蚁,称为“绿蚁”。…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yì)台前扑地花。(扑地花 一作:铺地花)望驿台:在今四川广元。驿: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当窗柳:意即怀人。唐人风俗,爱折柳以赠行人,…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漳(zhāng)浦(pǔ)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漳浦:地名,在今福建漳州南部。宿草:指墓地上隔年的草,用为悼念亡友之辞朋友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