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不平年不登,窝中何由得康宁

王政不平年不登,窝中何由得康宁

诗句读音
王政不平年不登平仄:平 仄 平 平 平 平 平
韵脚:下平十七登
拼音: wáng zhèngbù|fǒupíng niándēng
窝中何由得康宁平仄:平 平 平 平 平 平 平
拼音: wō1|4hé yóudé|děi|dekāng níng

王政不平年不登,窝中何由得康宁释义

【王政】1.国君的政令。《礼记·丧大记》:“王政入於国。”孔颖达疏:“王政入於国者,谓王政令之事入於己国也。”南朝梁沉约《与徐勉书》:“及昏猜之始,王政多门,因此谋退,庶几可果。”清孙枝蔚《蜈蚣》诗:“花冠颇可备驱除,无论王政须多畜。”郭沫若《匪徒颂》:“反抗王政的罪魁,敢行称乱的克伦威尔呀!”2.犹王道,仁政。《孟子·梁惠王下》:“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王欲行王政,则勿毁之矣。”赵岐注:“言王能行王道者,则可无毁也。”《后汉书·张辅传》:“臣闻王政骨肉之刑,有三宥之义,过厚不过薄。”宋曾巩《饮归亭记》:“及三代

【不】〔古文〕《韻會》《正韻》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又《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又《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又《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

【平年】1.阳历没有闰日或农历没有闰月的年份。阳历平年365天,农历平年354天或355天。2.农作物收成平常的年份。对“丰年”、“凶年”而言。

【窝】《集韻》《韻會》《正韻》烏禾切,音倭。穴居也。本作,或作窩。藏也,窟也。《字彙》凡別墅獨處皆名窩。宋邵雍有安樂窩。

【中】〔古文〕《唐韻》陟弓切《集韻》《韻會》《正韻》陟隆切,音忠。《書·大禹謨》允執厥中。《周禮·地官·大司徒》以五禮防民僞,而敎之中。《左傳·成十三年》劉子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又《左傳·文元年》舉正於中,民則不惑。《註》舉中氣也。又司中,星名。在太微垣。《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又《前漢·律歷志》春爲陽中,萬物以生。秋爲隂中,萬物以成。又中央,四方之中也。《書·召誥》王來紹上帝,自服于土中。《註》洛爲天地之中。《張衡·東京賦》宅中圓大。又正也。《禮·儒行》儒有衣冠中。《周禮·秋官·司刺

【何由】亦作“何繇”。1.从何处,从什么途径。《楚辞·天问》:“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汉王褒《四子讲德论》:“僕虽嚚顽,愿从足下。虽然,何由而自达哉!”唐王昌龄《送韦十二兵曹》诗:“出处两不合,忠贞何由伸?”宋蔡絛《铁围山丛谈》卷六:“晋张华有鸚鵡,每出还,輒説僮僕好恶。一日,寂无言;华问其故,曰:‘被禁在瓮中,何繇得知?’”鲁迅《野草·墓碣文》:“痛定之后,徐徐食之。然其心已陈旧,本味又何由知?”2.怎能。南朝宋谢灵运《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迴溪石濑修竹茂林》诗:“美人游不还,佳期何由敦?”《宋书·沉庆之传》:“

【得】〔古文〕《唐韻》《正韻》多則切《集韻》《韻會》的則切,音德。《說文》行有所得也。《玉篇》獲也。《韻會》凡有求而獲皆曰得。又賦受亦曰得。《易·乾卦》知得而不知喪。《禮·曲禮》臨財毋苟得。《左傳·定九年》凡獲器用曰得,得用焉曰獲。《孟子》求則得之。又貪也。《論語》戒之在得。又《韻會》與人契合曰相得。《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聚精會神,相得益章。又得得,唐人方言,猶特地也。《全唐詩話》貫休入蜀,以詩投王建曰:一瓶一鉢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來。又叶都木切,音篤。《老子·道德經》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

【康宁】安宁。《书·多士》:“非我一人奉德不康寧。”孔传:“非我天子奉德不能使民安之。”《汉书·宣帝纪》:“天下蒸庶,咸以康寧。”颜师古注:“康,安也。”唐吴兢《贞观政要·论政体》:“数年间,海内康寧,突厥破灭。”2.健康。《书·洪范》:“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孔传:“无疾病。”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从舅唐仲俊,年八十五六,极康寧。”汉